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营销文库
文章名称   文章和内容   

品牌不是产品华丽的外衣

      大家肯定还记得当年的标王“爱多”、“秦池”,在经历他们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品牌神话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认为只要打广告就能做成大品牌,就能带来销售额,很多人也就更加坚信品牌的力量,于是企业要做品牌,广告公司要做品牌,甚至农民也要做品牌,如何把产品=品牌是很多企业的历史使命,但由于国内企业对品牌知识和打造经验的贫乏,品牌就成了人们心中的“观世音菩萨”,白衣飘飘,一尘不染,宝相庄严的立于白云之上,可望而不可及,神秘的只能供人们顶礼膜拜!我们在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品牌打造的研究.
  近十年来我们发现,许多公司都是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把品牌当作了一种牟取短期利益的工具,而不是借助品牌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是利用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或其它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许多做品牌已经严重偏离了品牌的真实意义。中国市场上出现大量利用虚构“洋品牌”、仿冒强势品牌、虚构华丽的品牌概念、请名星名模做代言的品牌推广短平快行为,很多企业以为让产品有个好名字、设计个好看的标志、弄一个好概念、找个好代言、央视广告一上,他们的产品就成畅销产品了,他们的品牌就成大品牌了,品牌就成一流品牌了,即使产品不好也能卖出个好价钱,消费者也肯定会买帐的!其实这种品牌打造行为就相当把品牌当作产品的华丽外衣,弄不好就会象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一样!
  我们想重申,产品的品牌建立本应该以消费者为本,应该货真价实的面对消费者,应该处处为消费者着想,如今却被一些厂商拿来当作幌子,以低档产品+品牌故事来“掠夺”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其实这样也在透支企业的信誉,至于名牌,不应该成为企业自己“自封”的赞美词,只有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给予最终的解释。客观上,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消费者辨别能力的限制,消费者自然就一时很难辨别真假,大多毫无主见的跟风而上,于是,某些品牌的产品还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甚至成了某个区域“名牌”,乃至更大区域内的“名牌”,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群众的眼睛终将是雪亮的,企业的欺骗行径最后还是会被消费者识破,难逃灭亡的结局。当中国入世后的国内市场过渡期结束时,对于绝大多数只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的品牌梦想而言,其实只是给自己的企业套上了一件“民族的、百年的、著名的、国际化”的华丽外衣,这个时候产品想成为品牌只能是一种海市蜃楼的梦想。
  一个优秀品牌至少应该能给企业带来四样东西:(以下5条生动化重点阐述)
  1、更长久的优先选择权……
  2、更大的销售规模……
  3、更高的销售价格……
  4、更持久的赢利能力……
  5、更丰厚的企业经营资源……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产品能够足够的支撑起品牌的承诺,企业又真诚地打造和维护自己的“品牌”,真实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附加价值,品牌才能持久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使产品拥有长期而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生命力,才能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利润和可观的利润总量,而不再是产品的“华丽外衣”!
  如果各位英雄有不同见解,笔者期待您的高论!沟通MSN:xhsjjckbjrj02@hotmail.com
  朱煌,现任煌道品牌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煌道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12年实战策划经验,擅多行业企业问题诊断、品牌整合策划、市场推广策划及媒体投资运营策划,曾任全国性知名企业品牌总监、专业品牌策划机构策划总监、全国性杂志社品牌管理总监、全国性经济报策划总监、运营副总。现兼任网易商业报道、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管理传播网、全球品牌网、中国服装网、中国食品产业网、经济日报网、《经济参考报》、《财经时报》、《销售与市场》、《中国经营报》、《糖烟酒周刊》、中国品牌研究院等机构的特约撰稿人、专栏主持、评论员、研究员。或请百度搜索“朱煌品牌”
本站有部分文章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并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