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营销文库
文章名称   文章和内容   

这样选经销商,你的产品不红都难!

    一般而言,找客户最好不要跨行业,因为不同行业的游戏规则差别太多,所需要的人员素质也完全不同。一个“门当户对”的经销商是最靠谱的,包括:假如你是高端品牌,最好对方也是代理高端品牌的经销商;假如你是外资品牌,最好对方也有代理外资品牌的经历;假如你做护肤品,经销商也一定要有相关行业经验,否则后期的对话会非常困难。 

因此,找竞品的经销商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自己的贸易条款优于竞品的情况下,一来经销商有操作经验,二来也可以直接从源头上把握竞品动态,然后依靠自己的优势打败对方。当然这点比较困难,经销商一般也不允许这种场面出现,只能靠市场优胜劣汰了! 

假如自己的毛利、费用等水平低于竞品,最好选择相关品类其他品牌的代理商。假如我们是品类里的高端品牌,可以找一些代理中低端品牌的经销商,一来容易达成合作,二来可以协助经销商将品类做强,增强在卖场的话语权,大家双赢。 

这个时候就可以收集行业经销商的信息了。假设我是一款高端牙膏,就可以将市面上所有代理牙膏的经销商信息收集齐全,然后就是打电话约见面了吗?别着急!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开始! 


走市场,过滤意向经销商 


一般我会通过以下几个要素评判意向客户,这几个要素是厂家业务的KPI,其实也是经销商的KPI,因为只有经销商的KPI完成了,你的KPI才不成问题。 

分销: 

没别的招数,花一个礼拜踏踏实实把所有大店小店批发店走遍,观察意向经销商的产品分销情况,最好的情况是该分销的网From EMKT.com.cn点都有分销。 

【注意事项】某些品牌是KA渠道直供,品牌做得好,有时不一定是经销商的成果。铺货能力是经销商的关键能力,尤其可以从新品分销的快速与否表现出来。有些产品的电视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但终端始终见不到货,只能说明这个经销商的分销能力太差(除非全国都没有分销)。 

陈列: 

这是评判经销商最直观的一个参数。本地KA和中小店是重点参考指数。但如果某些大店是厂家直供,就算陈列再好也不关经销商什么事儿。 

【注意事项】看陈列主要看主陈列和二次陈列。主陈列是否够气势,二次陈列(地堆、侧架、边栏等)是否够多,陈列是否整洁,货品是否充足,库存是否新鲜。如果结论都是普通,那就非常值得研究,是厂家有问题还是经销商有问题。如果这个客户80%的产品陈列都不错,那还可以再商量,因为可能是某些厂家费用萎缩。陈列不丰满是大忌,很有可能经销商资金实力十分有限。 

活动: 

重点看意向客户旗下品牌的活动是否持续在做(尤其是竞品),活动是否够气势,位置是不是够好,赠品是不是够多等等。 

人员: 

促销员是否够多,是厂家付钱还是经销商自费,是否经常培训,理货员多久来一次,业务员多久来一次,是经销商的人来得多,还是厂家的人来得多。 

【注意事项】随着品牌不断扩张,很多大厂家都是直接派大量第三方人员协助经销商工作,经销商沦为物流配送,所以有时市场做得不错,其实都是厂家人员在搞,经销商只负责配送,自己的业务员没几个,还都只负责对账工作。如果你熟悉这个市场,公司也有大量的人员支持,那也可以考虑,毕竟自己人用着舒心,效率也快。但如果公司没什么资源支持你,对市场要求又很多,那经销商的业务团队就是一个重点参数了。 


经过走市场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删除一些经销商,名单中留了三五个意向客户。不着急,约个相熟的采购或业内人士出来吃饭吧,看看意向客户的口碑,差不多心中有数后,就可以约见了。 


第一次见面看什么? 


是否合眼缘: 

找客户好比搞对象,日后是要长期合作的。总是话不投机,观点不一致,那后期的沟通更加成为问题。 

办公环境: 

不要求经销商要在豪华写字楼内办公,只要办公室整洁有条理就行。见过一个客户,办公室在自己家里,孩子环绕左右,哭声此起彼伏,厕所脏乱不堪,货品随便堆放,仓库经常被水淹。这些虽然只是表面现象,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资金实力: 

有钱与否,有时是看不出来的。你以为代理30个品牌的公司一定比代理10个品牌的公司资金实力强吗?未必!有些经销商追求片面的品牌扩大,碰到什么就接什么,结果只好不断追加贷款。品牌太多,但是各个都吃不饱,后期你还能指望他们帮你完成指标?难!其实资金实力并不是越大越好,够用就行。 

人员架构: 

经销商当然不能和大公司相比,我以为人员架构必须越简单越扁平化越好。有些经销商为了向大公司学习,搞出市场部、业务部、财务部、数据部、人事部、行政部、总经理、董事长等若干部门,市场部下属还细分为新品、陈列部等若干小部门,一个一年营业额不超过2000万的客户搞这么多部门,结果就是效率低下。 

别以为这样是专业的。我宁可要一个直接点的客户,一个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仓储部搞定一切,销售部下属就是按门店分人,一个人负责一个或几个系统,对接方便,简单高效,审批只需要销售部老大签字。本来卖场的手续已经够多了,在经销商内部还要走好几天流程,那不是耽误事吗? 

员工的年龄和男女比例: 

业务员男女无所谓,但是见过一个客户,公司除了老板自己是男人外其他都是女人,而且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女人。窃以为这个经销商是自卑的,他害怕老业务员破坏了他好不容易建立的“伊甸园”,这样自卑的客户也是断然不能要的。 

未来规划: 

不说“百年老店”了,一般我都会问经销商未来的打算是什么?继续做日化经销商?打算再接哪些品牌?怎么完善自己手上的产品结构?是否打算先把手上的品牌先做好做稳再接新品牌还是更有打算?有些经销商对代理品牌已经没什么兴趣了,重心已经慢慢转移到房地产、卖家纺上面,你再去找他们合作,就算接下来,未来也是个隐忧。 

合作意向: 

这个应该是重中之重。合作也要看缘分,勉强签下来的客户我劝你还是放弃为妙,连合作的兴趣都没有,你还想在后期得到经销商的支持?慢而且难!打工者肩负着开发市场、完善市场、完成指标等各种任务,哪一项不是要在经销商的配合下做成的?没有经销商的配合一切都是零。 

合作模式: 

有些经销商拥有高效的执行团队,希望自己占据主导地位,厂家人员最好都不要接触零售卖场。不是说这样不行,但前提是该客户的执行力、专业度已经到达某种高度。最害怕某些经销商水平不够,自己做不好事情,还要阻挠厂家人员做事。 


做狗仔,“偷拍”这些信息 


第一次见面之后基本就可以选定经销商了,但是经销商背后的信息你还要去摸底。如果已选经销商以下几点中的多一半条件都不符合要求,那就坚决剔除掉他。 

老板私人情况: 

从我经历的经销商来看,男性为主导、年龄在36~45之间、已婚已育、孩子尚小的是最稳定最有创业热情的一群人。他们在人生的高潮期,自信、效率高、沟通融洽,市场交给他们,基本可以踏实。 

相反,有一些经销商年龄超过35岁,未婚未育甚至没有女朋友,则是很危险的。食色性也,过着无色无味人生的这群老板大多性格怪僻,难以捉摸。人性尚且不全,更何况其他? 

员工离职率: 

员工高离职率或极其稳定的经销商都值得商榷。员工不稳定带来的问题就是各种断层,各种不流畅,对合作有很大影响。而有的公司员工极其稳定,说明内部权力分配机制失衡,不利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如何对待厂家人员: 

好经销商尊重厂家人员,经常沟通,取长补短,偶尔一起聚餐,聊聊行业八卦,增进了解,一致对外,市场越做越好。说句难听点的,虽然经销商在前线冲锋,但资源是厂家给的,厂家没有投入,光靠经销商来做是比较吃力的。 

我见过一个客户,一心想站在厂家人员头上,除了经常套费用作假账外,还以各种要求要挟厂家人员,甚至有些更夸张的,连复印费、打印费都要和厂家人员清算,让人心寒。有时击垮人心的不一定都是大事,而是这些常见的琐事,而某些经销商还为这点蝇头小利沾沾自喜! 

经过这四个步骤遴选的经销商来做你的产品,不红都难。 

本站有部分文章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并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