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营销文库
文章名称   文章和内容   

日本品牌为何难敌欧美

    世界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国企业之间的较量,企业之间的成败得失最终取决于其品牌的竞争力。表面上品牌是一个用于区别辨识的图形或字符,但其实已经承载了多年来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信任以及感受,背后则是企业经营的理念及管理水准。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购买绝非简单地将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与成本进行理性计算,而是消费过程中个人体验过程感觉的汇集,简而言之,消费者购买不完全是冷冰冰的经济考虑,而是带着感情和自己的价值判断。 
30多前,日本的家电品牌傲视全球,汽车企业也四处出击,然而伴随着日本陷入“失落的20年”,日本品牌的竞争力也风光不再,据媒体报道,松下公司从2012年4月起将放弃其旗下的知名品牌——三洋,索尼也将于2012年中期放弃“索爱”品牌。两大日企巨头同时收缩战线的原因何在呢?原来松下公司发布季报显示,预计2011财年净亏损7800亿日元(约合102亿美元),超过2001财年4278亿日元的净亏损额,创下松下公司自1918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度亏损。索尼公司预计2011财年也将亏损2200亿日元,由此可见,沉重的财务压力是两家公司自断臂膀的主要原因。 
日本品牌曾经以重视品质、关注细节以及持续优化的经营风格盛极一时,到今天已经显露疲态,表象之下究竟有何深层次原因呢? 
好品牌要有“精气神” 
商品满足消费者物理上的需要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其带来的符号价值可能更值得关注。这些符号价值往往集聚于品牌,使品牌成为制造与维护文化象征意义的主要载体,因此准确定位的品牌可以满足顾客的某些精神需求。从这一角度来看,品牌经营可以划分为三种境界:最低层次是“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竞争产品的标识;中间层次是“信任”,建立与目标顾客之间的友善关系,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信赖;最高层次是“信仰”,作为一种梦想的载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建立与目标顾客之间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精神纽带。三者之间有递进关系,也有紧密的依存关系,上一层次必须建立在下一层次坚实的基础之上。 
常言道:“产品在工厂中制造,品牌在顾客心智中创造”。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流动加速,制造过程智能化、傻瓜化,在物质层次上去跟进、模仿并不难,而从精神层面来塑造品牌才见真功夫。 
可口可乐在二战期间的出色公关,让其成为体现胜利的美国概念的一种代表,可以让人从中体会到一种团结向上的民族情感。随着美国战后经济复兴,可口可乐用“留住清爽瞬间”的系列广告热情赞扬美国的新式生活。在冷战的压力之下,可口可乐公司又重磅推出“意大利山顶广告”,以世界各地青年歌唱和平的方式,呼唤冲破种族和国家界限,彼此友爱,互相理解和宽容,使可口可乐成为和睦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缓和种族、政治和性别冲突的良药。号召人们用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美国精神战胜歧视和隔离,创造了一种附着于饮料产品之上的品牌精神。 
苹果之所以能够在电脑、手机、音乐播放器等领域引发革命,这与乔布斯的性格密不可分。乔布斯的工作重心就是聚焦于产品,他认为,消费电子产业不能仅仅只重视技术,而必须关注“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制造让顾客难忘的体验”。苹果产品的工业设计,以人性化和时代审美观为主要着眼点。
现代感极强的流线型外观、流畅简约的设计风格、透着温柔又酷到极致的冷色调验。在革命性的产品创新、争议不断的企业文化和大胆别致的传播策略的共同作用下,苹果产品炙手可热,甚至成为“粉丝们”心目中的神器,成就了苹果品位、时尚、特立独行而又人性化的品牌个性。 
说起精神与物质,西方有重视技术和物质的传统,近代之前的亚洲,无论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还是中国的儒家、道家,都是重精神而轻物质的。但百余年来,强势的西方文明席卷东方,亚洲各国纷纷追逐欧美生活方式,执着于物质利益和经济增长,丢弃了重视精神的传统。在品牌塑造上也仅关注物质层次,未能升华至更高境界,比如日本,即使是领先品牌也大多停顿于“信任”层次,从没有到达“信仰”的高度。
品牌魅力来自鲜明个性
优秀品牌经常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比如万宝路的阳刚、粗犷、成熟、豪迈,哈雷摩托的激情、叛逆、爱国与喜爱冒险,百事可乐的青春、活力与自信,以此调动顾客的情感以促成购买。奥格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品牌即是个性,在1955年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厂商若能致力运用广告为他们的品牌建立最有利的形象,塑造最清晰的个性,必能获取市场最大的占有率,进而产生最高的利润。让我们记住,正是品牌的整体个性而不是琐细的产品差别,决定了它在市场上的最终地位”。 
平常我们与人交往之时就会发现,与众不同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与众不同可以是长相,但更多的是个性。而品牌个性的本质就是品牌人格化,假如这个品牌是一个人,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或她是魅力四射,还是平庸乏味?是人人爱戴还是个个厌烦?一个理想的优秀品牌其特点不言自明,最好长相和个性都能引人入胜。除了血缘关系的因素之外,人们热爱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理由,都可以用来热爱一个品牌。 
究其根源,品牌个性不会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品牌背后的企业文化和民族性格。日本文化是一种等级制的集体文化,讲究“各安其位”,耻文化使得民众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宁愿随大流而不愿特立独行,而有日本特色的忠诚、坚韧、内敛等性格在国际市场号召力并不乐观。企业里职员大多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但是严格的等级制与平等宽容的创新文化格格不入,企业文化显得僵硬刻板,很难孵育出活力与魅力兼备的个性化品牌。 
中国企业应有危机意识 
我国企业目前的境况相对较好,并不是因为比日本企业高明,而是因为有超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容量巨大的国内市场。国内的品牌经营大多数还尚未达到“信任”层次,遑论“信仰”?因此企业家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攀升和市场日益饱和,需要提前筹划,否则的话将陷入重重危机。 
品牌个性塑造需要精心规划,首先从中外文化里挖掘有吸引力的性格特征,比如英雄主义,比如反叛精神,比如青春时尚,比如优雅持重,甚至“无厘头”都可以作为候选。这种精神和形象类似于人的个性,不需要高大全,只要真实且具有穿透力,就像热恋中的情人,对方的缺点有时也会变得很可爱。然后根据行业特色和企业历史,通过大量的搜集、选择、测试工作,选定对目标顾客有吸引力的又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品牌个性。 
选定的品牌个性必须通过提炼和固化,将其表现出来、规范下来、传播开来。总结起来,主要应包括以下步骤:
(1)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打造传世精品的万丈雄心,以从容不迫、乐在其中的态度来稳步推进品牌建设;
(2)制定出全面反映品牌个性的企业愿景和章程,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3)设计出精准反映品牌个性的视觉标识和广告语,可以变换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但要紧紧围绕核心主题,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4)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必须与品牌个性紧密呼应,不能杂乱无章,也不能两不相关;
(5)围绕品牌个性,多触点为顾客提供难忘的品牌体验,让顾客从每一次企业活动中,从每一个员工行为中都能感受到那种魅力十足的品牌个性。
本站有部分文章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并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