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农业新技术 |
2014-8-12 |
近年来,河套灌区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了保护优质小麦产区的称号,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避免在粮食产区出现“粮荒”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建议地方政府适当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贴补力度,切实保护粮农的利益,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小麦。
河套学院农作物安全生产与预警控制中心主任郝水源则认为,只有利用新技术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到农作物增收,鼓了钱袋子,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单纯的贴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了这个想法,2010年,几个热爱钻研农业新技术的专家聚在一起,带着团队联合开展“麦后移植”技术研究。
受制于北方的气候条件,多年来,河套地区农业生产一直是“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春小麦在3月种植,7月15~25日收获,秋霜冻平均在9月28日~10月2日来临。
“小麦收获后还有70~80天的气候资源可以利用,选择适宜的向日葵品种种植,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资源,可以提高种植收益。”经过几位专家的研究,大家一拍即合,选种、育苗、预测霜冻期……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开始发光发热。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