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密植栽培 科技农业创新高
2014-8-20
    “这块地原来种的玉米,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不见得有太高的效益。现在改种了密植樱桃,密植这项新技术不仅能促使果树早产、丰产,提升果品质量,而且管理起来也很容易。”大东樱桃园技术员孟庆勇介绍说。   去年以来,在市、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兴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矮砧密植栽培技术。顾名思义,矮砧密植栽培就是通过应用独干树形等方法在同样大范围的土地内增加植树密度,以增加水果产量。据了解,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一亩地能种38棵果树,而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果树的株行距为1.0米乘3.0米,每亩地可定植222株。这样一来,果树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机械化管理 1人种起百亩地   近日,记者来到青云店镇东店村大东樱桃园,看到樱桃园的技术员孟庆勇正在林间忙活着,虽然孟师傅一个人管理着近100亩的果园,但眉宇间却少了几分农作时的疲惫。“采用密植栽培,果树的株行距都跟平常的不同,现在行距3米,可以实现林间机械作业,管理起来容易多了。”孟师傅说:“这要是按照之前的种植方式,几年下来树枝树叶就生长得很茂密了,别说让机器进去了,就连人都很难进入林子里。”据区园林局产业科负责人介绍,运用传统栽培方式的果园一般7-8年后就进入郁闭状态,无法实行机械化作业。而采用密植栽培,行距3米,行间永久保持在2米的空间,这样就使得中小型机械可以进入到果园,让果树种植走上机械化的道路。现在,在密植果园的日常管理中,除了疏果、套袋还必须使用人工外,其他的如打药、割草、施肥、疏花等工作都能采用机械作业了。   不仅如此,采用新的栽培技术,还可以实现修剪技术的简约化。众所周知,在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就是修剪,不同树种随着成枝力、枝条长势、花芽形成的难易不同,造成了修剪方法的不同。然而,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有些树种基本不需要冬剪,如苹果树。有些需要冬剪的树种,修剪方法也十分简单,管理者易掌握,一般培训两小时即可上岗。另外,密植栽培的果树树冠体积较小,这就大大提高了修剪效率。据统计,在乔化稀植梨园,1个人1天只能修剪2-3棵大树,而在矮化密植梨园,熟练工人1人1天可以修剪3亩地。这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以前每个工人只能管理3-5亩地,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00亩地,而且这一个人的劳动量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区园林局产业科负责人说。   由于高密度种植允许机械在林间作业,这让果园生草覆盖等技术得以利用。据介绍,采用果园生草覆盖技术,一亩地就可以节省700-800块钱的肥料。绿色有机肥的使用不仅为农民省下了一笔开支,还有效提升了果品质量。记者还了解到,采用密植栽培的果园基本不用打农药,而且果树叶片周围的空气处于流动状态,可以供给叶片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果树生长制造更多的养分。   矮砧密植栽培预计产量翻番   “樱桃种植一般要8年才能丰产,采用密植种植,4年就能丰产,而且亩产能达到2000斤左右,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大丰收。”大东樱桃园的孟师傅看着一棵棵小树,仿佛看到了它们结果丰收的样子。对于农民来说,新技术成功与否就是能否带动他们增产增收。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果树种植童期长、见效慢的弊端。用苹果、梨来举例,采用该套种植技术,定植后两年即可见果,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1500公斤,5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万斤以上,这个数字可是传统栽培产值的2倍左右。从高科技中获益不少的贾师傅从一开始推广密植栽培就积极地加入进来,他说:“高科技真的能改变生活,我最开始种梨树的时候,都是鸭梨、雪花梨,一斤也就1、2毛钱,但是改造之后一亩地产值达到10000多块钱,翻了好几倍,这个新的密植技术我对它充满信心。”   密植果园坚持“利用自然,保持自然,自然而然”管果宗旨,在为果农彻底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促进了果园丰产、丰收。记者从区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自去年推广密植栽培技术以来,农民积极性较高,目前全区已新植密植果园2600余亩,园区也从去年的几个增至10余个。在新植的密植果园里,果树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可结果,后年就达到盛果期产量的20%。接下来,密植栽培技术将继续在全区推广,预计在5年的时间内实现新植10000-20000亩。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