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深松作业改变农业大生态 |
2014-8-27 |
在全省旱情持续不见好转的情况下,8月19日,铁岭市暨铁岭县玉米深松效果对比观摩现场会及时召开。 按照铁岭市农机部门的说法,深松即在玉米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碎土、平整作业,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作为农业大市,早在2003年,铁岭就开始了土壤深松试验的相关探索。 “2005年9月27日,我们调查组专程来到昌图县四合镇西泉村,对四种耕作法进行随机取样测量。结果表明,深松地块活土层达25厘米以上,玉米长势良好,连续两年深松地块的亩产达750公斤以上。 ”调查组成员、深松试验的主要参与者、铁岭市农机局副局长宋立军告诉记者。从此,铁岭市开始大力推广玉米土壤深耕技术,并于2008年至2012年承担起了省农业发展项目——农机深松作业补贴项目。 土壤深松与否,差别何以如此明显?宋立军进一步回答说,单从耕作方法上看,玉米早衰主要是多年连续旋耕造成坚硬的犁底层,从而影响土壤固、液、气正常自然调节,导致农作物根系扎得浅、易腐烂,也不利于地下水位的恢复,且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当天,在铁岭县蔡牛镇青西村的玉米田深松现场观摩对比会上,铁岭市农机部门的领导对到场的全市农机大户、合作社代表说,多年的实践表明,深松整地具有明显的抗旱、耐涝、抗倒伏作用。 “辽北地区十年九春旱,我们提倡主推秋季间隔深松、春季免耕播种新型耕作技术,一次深施肥到老秋。 ” 在观摩会第二现场——铁岭县镇西堡镇河夹心村,记者亲眼目睹了是否深松的显著对比。 “大家都看到了吧,尽管赶上大旱,但我家的玉米每亩保证增产 100公斤。 ”头顶烈日,铁岭县宏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宏达满脸淌汗地说,“今年我还要买两台大马力深松联合整地机! ” 深松整地,打破了坚硬的犁底层,也提高了土壤的活性、通透性。“微生物多了,秸秆残渣就能得到有效分解,变成腐殖质,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 ”提到深松整地的好处,宋立军打开了话匣子,“除了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变水害为水利,还有修复生态的社会效益。打破犁底层,雨水可及时渗入地下,不再形成表面径流,造成水土和土壤肥力流失。正常年景下,深松地块可提升地下水位16厘米,每亩地每年能蓄积67立方米地下水。要是一年推广100万亩深松作业,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中型水库。 ” 据介绍,铁岭现有耕地800多万亩,适合深松的耕地有500多万亩。去年,深松机械已增至1120台,当年深松推广35万亩。目前,全市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累计达100万亩。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