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名小磨香油常宁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2015-1-6 |
2014年第139号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大名小磨香油、常宁茶油等17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和笔架鱼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有关内容变更的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上述产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大名小磨香油
(一)产地范围。
大名小磨香油产地范围为河北省大名县现辖行政区域 。
(二)专用标志使用。
大名小磨香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北省大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大名小磨香油的检测机构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大名小磨香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辅材料
1.芝麻:白芝麻,籽粒饱满,色泽光亮,粗脂肪含量≥52%。
2.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二、生产加工工艺
采用水代法提油工艺:原料清选→浸泡→炒籽→扬烟→磨酱→兑浆搅油→振荡分油→毛油精制→灌装。
三、加工要点
1.浸泡:常温浸泡,时间45分钟至60分钟,浸泡到芝麻含水量为25%至30%。
2.炒籽:炒锅直接炒籽,温度控制在140℃至210℃之间,炒好的芝麻用手捻即出油,呈枣红色,出锅前使用芝麻重量的2%至3%冷水泼水降温。
3.磨酱:使用当地生产的石磨将炒好的芝麻磨成芝麻酱,磨酱温度控制在50℃至60℃。
4.兑浆搅油:将麻酱泵入搅油锅中,温度≥40℃,分4次至5次加入相当于麻酱重80%至100%的95℃至100℃热开水,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50分钟至60分钟。根据出油情况,分批次撇油。撇去大部分油脂后,最后还应保持7mm至9mm厚的油层。
5.振荡分油、撇油:用墩油机振荡4小时至5小时,温度控制在30℃至40℃,将油分离提取出来。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枣红,晶莹透亮,具有芝麻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香味浓郁持久,口感纯正。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3.0
过氧化值,mmol/kg ≤
6.0
油酸,%
35.0~45.5
亚油酸,%
38.0~47.9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常宁茶油
(一)产地范围。
常宁茶油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常宁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常宁茶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常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常宁茶油的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常宁茶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普通油茶、湘林系列油茶。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m,土壤为类型为红壤土和四纪红壤土,坡度≤25°,pH值5.0至6.5,土层厚度≥40cm,土壤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育苗:芽苗砧嫁接法及籽播繁育育苗。
2.栽植时间和密度:栽植时间在早春2月至3月或秋季10月至11月,栽植密度≤1500株/公顷。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林每年每株施用有机肥量≥15kg。
4.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0月采收,果壳微裂,籽粒充分成熟。
五、加工
1.工艺流程:茶果—堆沤—晾晒—去果壳—粉碎—蒸制—压榨—粗滤—静置沉淀—过滤。
2.加工要点:
(1)蒸制:将粉碎后的茶籽成粉倒入木桶中,采用蒸气加热蒸熟,蒸制温度控制在90℃至110℃。
(2)压榨:榨油温度≤80℃,出油率≤80%,饼中残油≥8%。
(3)静置沉淀:将粗滤后的茶油置于陶缸中常温自然静置沉淀,静置沉淀时间≥15天。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油色澄黄通透,具有茶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香味浓郁,口感爽滑。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2.0
过氧化值,mmol/kg ≤
6.5
油酸,% ≥
78
亚油酸,% ≤
1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