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粮食收购资金应推广非现金结算
2014-8-1
    为降低现金运营成本,推进收购资金的非现金结算,基层农发行近几年积极引导粮食购销企业使用网上银行等多种非现金结算方式,但受传统结算习惯、收购运作方式等影响,目前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现金结算。本文以一基层行近3年的收购资金流通情况为例进行了调查。   支付结算方式为汇兑和支票   流通方式较集中。收购资金从贷款发放下拨,最后流通到农户手中,主要存在三种方式:一是银行、企业、农户两个环节,约占企业收购量4%;二是银行、企业、经纪人、农户三个环节,约占收购量80%;三是银行、企业、小企业、经纪人、农户四个环节,约占收购量16%。资金通过经纪人直接与农民进行交易最为集中。   结算方式较单一。调查显示,购销企业虽开通了网银、商务卡、收单POS机等多种结算服务,但企业经常使用的支付结算方式仍为汇兑和支票,其中,汇兑结算占比高达92.96%,非现金结算占比94.32%。而实际调查发现收购资金最后支付到农民手中,仍大部分采用现金方式,而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非现金结算。   网银支付操作流程较复杂   收费制度制约结算工具的推广。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对非现金结算普遍实行收费制度,且收费额度较高,而对现金存取收费项目较少且额度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收费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了非现金结算的推广使用。   票据使用的繁琐性抑制应用。票据使用规范要求较高,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填写、签章要求规范,尤其在背书转让过程中稍有疏忽,便会导致票据无效或票据权利丧失,其要式性和文义性要求太高,给持票人带来很大麻烦。同时,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降低了票据等结算工具的推广积极性。   当事人交易习惯难以转变。一是农村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农户售粮时,多对转账结算心存疑虑,而对传统的存折、现金等较为信任;二是现行的收购方式难以改变现金交易,在经纪人-农民环节,为争取粮源,经纪人到农户、田间直接现金收购现象非常普遍。   网银支付操作流程过于复杂。目前金融机构合作网银日常操作多为:客户提出申请、客户经理审核、会计部门填制凭证、系统款项划转等多个审批环节,影响了企业使用积极性。加大非现金结算宣传力度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增强人们守信意识,规范行业、企业和个人等交易行为,惩罚非现金结算中的违规操作,维护良好的结算秩序,推动非现金结算的健康发展。   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结算收费模式,一方面对现金业务区分不同的业务种类,扩大收费项目,提高企业存取现金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探寻多种渠道降低粮食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收费,调动收购主体使用非现金结算积极性,以鼓励非现金结算工具的广泛使用。   加强非现金结算宣传。加大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宣传力度,倡导非现金结算是一项利国、利银、利企、利民的良好用款习惯,让民众切身体会非现金结算“方便、快捷、安全”等特色及益处,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规范交易规则,创新结算服务。一是规范各银行应用系统与人行账户管理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征信系统及反洗钱系统等监管机构应用系统的互连,建立统一的监测平台,提高系统预警及监控功能。二是依托网银通过县级财政粮食直补资金账户与惠农卡等的搭配使用,提高农民使用惠农卡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并大力推广商业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结算工具的应用,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的业务发展,不断完善电子支付的交易规则,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安全、更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