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乡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情况简介 |
2014-8-4 |
姚家乡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团结村、元宝村,辖14个村民小组,785户2899人,耕地面积4540亩,幅员17.4平方公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为载体,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要求,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农业园区综合建设。
取得的主要成效是:
一是产业发展助农增收。采取典型引路、党员干部和大户示范、专合组织推动,发展订单式产业的模式,大力加强土鸡、烟叶基地建设,107户建鸡舍95幢10900平方米,上半年出栏土鸡3万只,预计今年出栏土鸡18万只,可实现产值213万元;连片规模种植有机生态烟叶730亩,可实现产值370万元。
二是新村建设提档升级。以省级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新建具有“微田园”风格的新村聚居点2处56户。团结村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的方式推进在建5处65户新村聚居点;民居风貌塑造162户。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配套建设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为出发点,整理土地3500亩,标改山坪塘31口,新建渠系25公里,排洪渠1.16公里,灌溉渠3.94公里,微水池18口,田间机耕作业道2.12公里,入户路2.6公里,院坝硬化2434平方米。新建烟叶烘烤工场2处56间,烘烤能力达到840亩。新建元宝-繁荣-团结村环村水泥路10公里。
四是公共服务实现提升。完善提升村级阵地建设水平,按照“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要求,配套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民居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实现美在农村、幸福在农民的发展新局面。
五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姚家乡松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六统一、三贴心”模式运行,带动农户206户大力发展土鸡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700亩,推行烟菜轮作模式种植富硒有机蔬菜和富硒有机水稻。
主要做法和措施是:
1、干群互“动”,提高全民参与激情。建立统筹规划和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宣讲会、社员会、现场办公会集纳群众意愿,使发展蓝图更“接地气”、更科学。园区新村聚居点建设工作采取政府统一规划平整场地、统一控制风貌、统一规划落实基础设施、统一上门服务,赢得了民心。
2、产业推“动”,增强长效发展内劲。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突出以产兴村的发展格局,建设了绵延30公里的姚家松林土鸡产业园、有机烟叶产业园和富硒有机农产品产业园,探索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和银耳等林下经济,形成了全乡2个环线经济圈(团结-元宝-繁荣现代农业经济环线、柳场-银溪-天字旅游经济环线)。
3、创新驱“动”,加速生产观念嬗变。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行农业专合组织生产经营模式,成立姚家乡松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烟叶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协会,流转土地1700亩发展富硒建有机农产品产业园,助农增收。
4、项目撬“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项目撬“动”为推手,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承担起建设主体和责任主体作用。在项目实施上,村、组成立“民主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质量监管小组”,项目实施由群众说了算。
5、民生行“动”,共享园区发展成果。乡党委政府除了注重倾听民意、关注解决民生问题外,把“优先解决、由谁受惠”两大拍板权交给了群众,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决策公开,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团结和谐、管理民主建家园的良好社会环境。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