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总局:通报15批次不合格食用油产品 |
2014-9-10 |
上周五(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阶段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信息,其中十五批次食用油产品上了“黑榜”。抽检结果显示:774批次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合格样品759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1%。
1.黄曲霉毒素B1
本次监督抽检显示,在个别批次花生油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造成花生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拣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企业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
2.苯并[α]芘
本次监督抽检显示,在个别批次食用油和熏烧烤肉制品中检出苯并[a]芘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加工过程温度控制不当或加工时间不合理所致,花生油产品苯并[a]芘超标还有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或晾晒不当所致。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根据总局要求已第一时间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总局已责令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查处,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