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花产需缺口约为200万吨 |
2014-9-26 |
新华社9月25日 电据相关预测,2014棉花年度(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我国纺织用棉需求将企稳回升。预计新年度国内棉花产需缺口约为2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00万吨左右。
这是2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八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会议上表示,生产方面,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预计今年全国植棉面积6340万亩,比上年下降9.4%,产量在650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50万吨。其中,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受生产成本上升、种棉比较效益下降以及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等影响,面积下降较多。
需求方面,新年度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后,预计内外棉价差将缩小,这将有利于遏制化纤替代和减少棉纱进口,棉花需求也将有所恢复。预计新年度棉花需求量在850万吨左右,比上年度增加约50万吨。
据了解,2013棉花年度,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纺织增速下滑,棉花需求减少;国际棉花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内外棉价差在较高水平。国家通过落实临时收储政策、适时投放储备棉、合理安排棉花进口等措施,维护了市场平稳运行。今年初,国家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现新棉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逐步构建棉花购销新体制。
连维良要求,落实改革措施,探索新的棉花购销体制。加强棉花市场和质量监管,协调金融机构保障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引导大型棉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抓紧研究出台全国棉花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强农技推广,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巩固提升纺织竞争力,做好市场引导和调控。
连维良指出,做好棉花总量平衡工作,引导市场平稳运行,落实好以下措施:一是暂停储备棉投放。二是妥善安排棉花进口。明年将根据国内棉花供需形势做好棉花进口相关工作,除发放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89.4万吨关税配额外,原则上不增加发放进口配额,并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三是加强新疆棉调运。此外,要引导支持大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避免出现农民“卖棉难”。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