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袁隆平到豫支招 助力河南粮食发展
2014-11-19
      11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来到河南农业大学,支招助力河南粮食生产。      当日上午,袁隆平院士为河南农业大学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报告。报告会上,袁隆平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进展、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发展状况。“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粮食不仅满足自己需求,每年还输出那么多商品粮,了不起!”袁隆平对河南粮食生产赞不绝口,“黄河两岸以及信阳地区很适合种植水稻。”据悉,今年9月,在信阳市光山县,由袁隆平院士团队与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共同建设的现代农业试验区,取得了万亩区平均亩产733.8公斤的优异成绩。      “这个成绩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对水稻大面积增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第一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简单!”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赵全志说,今年10月,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了测产,该项目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除了河南信阳光山,还有安徽、湖南两地开展。三地中,河南的成果最好,安徽平均亩产680公斤、湖南是630公斤。      当学生抛出“对河南年轻学子和老师有何建议”的问题时,袁隆平说,建议同学们研究杂交小麦,实现中国的小麦梦,“计算机里种不出水稻,也种不出小麦,青年科技人员要不怕吃苦,走进实践中去。”袁隆平说:“可以利用杂交小麦优势攻关,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走在美国前边,但还没有完全成功,希望有志者加入研究的队伍。”袁隆平介绍,北京农科院以及云南等地都在研究杂交小麦,希望河南农大的师生,尤其是作物育种的研究生们,以及河南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加大力度研究杂交小麦,早日研究出“超级麦”,“小麦与水稻的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需要相互借鉴学习。希望河南能够研究出超级小麦,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据了解,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有8100万亩,平均亩产量已突破了400公斤,对杂交小麦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4所院校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已培育出一批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组合,在田间试验示范,暂未推广。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