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湖北松滋市全力推进粮食生产
2014-4-2
     松滋市是全省47个产粮大县之一,2014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要达到116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粮食总产量力争实现8.9亿斤,比上年增加1.2亿斤。围绕这一目标,市农业局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千方百计推进我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是落实粮食生产面积。发展双季稻、再生稻生产,实行"单改双"扩大双季稻面积3万亩,再生稻1万亩,确保水稻总面积达到73万亩;抓好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生产,确保夏粮面积27.3万亩;调减棉花面积,全市调减低产、低效分散棉区棉花面积5万亩,发展薯类作物,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16万亩。 二是集成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水稻集中育秧。在确保2013年建成投产的5个大Ⅱ型、4个中型、15个小型育秧基地继续发挥效益的基础上,今年新建1个大型基地,5个中型育秧基地。目前,除大型基地需在4月5日左右搭建完工之外,5个中型基地已建成,可栽插早稻0.5万亩。深入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投资100万元,办好部省级粮食作物6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目前,早稻、玉米高产创建已全面启动。全力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已在全市5个乡镇各建5000亩以上的绿色防控示范区,配套太阳能杀虫灯300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投资20万元,购置无人植保飞机一架,开展集中施药防控示范,稳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推广粮食实用增产技术。重点推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标准化生产、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玉米和小麦机械直播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重点推广水稻"一种两收"技术,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截止目前,已向全市农户免费发放《松滋农业》4期70万份,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春季培训130多场次,培训农民6.9万人次。 三是着力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丰盛水稻专业合作社建设优质稻标准生产基地,实行紧密型订单生产,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粮食加工企业效益。在扶持措施上实行农民购种补贴、企业创牌补贴,将高产创建、有机质提升、工厂化育秧、绿色防控等项目向水稻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集中。目前已在14个粮食主产乡镇62个村21个重点大户落实基地面积8万亩,基地统供品种不超过3个,保证"一村一品",基地全程实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扶持合作社培育"荆楚乐"稻米品牌,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申报认证。支持滋光公司建立3万亩红薯原料基地,推进红薯产业发展;扶持粮食企业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深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3月1日组织召开了2014年全市农资打假动员及农业法律法规培训大会,参会人员508人,印发资料3000余份,签定农资经营承诺书1016份。加大春播农作物种子市场的专项检查。对水稻种子市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水稻品种170个。加大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50家,对生产经营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5份,立案5起,其中种子案件3起,肥料案件1起。 五是切实抓好科学避灾防灾减灾。近年来,自然灾害在粮食生产上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市农业局制定了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预案,切实加强灾害的预警和灾情的调度;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品种和栽培技术;针对今年国家棉花政策调整,棉花面积大幅调减,棉区玉米种植扩大的趋势,在《松滋农业》对种植夏玉米进行了风险预警和提示,指导农民规避风险;开展防灾减灾指导,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粮食应对气候变化的避灾生产方案;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提出科学防控对策,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科学的避灾抗灾,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