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一个粮食“标兵县”是如何造就的
2011-10-25
    一个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在农资价格飞涨、农民不愿种粮的困难局面下,如何推动粮食生产?不久前,记者到河南省滑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滑县拥有127万人口、195万亩耕地,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荣誉。据滑县农业局纪委书记郝广亮介绍,201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1.2万吨,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夏粮,全县小麦总产突破83万吨。预计今年滑县的粮食总产将超过2010年。 为了发展粮食生产,滑县目前正在整乡制、整县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从县委、县政府,到农业局、水利局、财政局、国土局,到乡镇干部、农业技术员,再到村里的农民示范户、普通农户,都在力所能及地付出艰辛。而有些付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县领导的政治责任 滑县县委书记郜军涛曾经对记者表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是滑县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 为了这份政治责任,滑县自2005年开始搞粮食高产“万亩示范区”,2008年以来又按照农业部“集约项目、集中精力、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整乡制、整县制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建立“万亩示范区”是“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手段之一。“万亩示范区”的要求很高: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700公斤,由省市专家验收。 目前该县有4个“万亩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里又划分了若干个“千亩示范片”、“百亩攻关田”。县委书记郜军涛的责任片是留固镇程新庄“万亩示范区”,县长董良鸿的责任片是留固镇信都村“万亩示范区”。作为责任领导,郜军涛和董良鸿要经常过问示范区的粮食生产情况,要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 为了鼓励农民种粮,滑县几年前便开始每年从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万亩示范区”的物化补贴,如赠送部分化肥、农药、种子,提供统防统治等。今年这个奖励项目的投入增加到500万元。 对于发达地区的一个县来说,500万元可能不算大数。但是,对于一个全县财政收入连全县教师都养不起的滑县来说,这500万元是一个大数,是要心疼的,因为除了鼓励生产粮食之外,还有许多社会事业需要钱,但他们这么做了。这也是一种手段。 下一步,该县还要在留固镇建一个10万亩示范区,由县委书记和县长联合负责,其他“万亩示范区”由县领导每人负责一个。 农业局的职责本分 县农业局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责任部门。郝广亮告诉记者,他们在示范区推行“一集成六统一”高产创建模式。“一集成”是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抗逆应变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全程指标化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六统一”是统一供应主导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机耕机播、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适时收获。以上每一项技术措施的推广、实施,农业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在全县的4个“万亩示范区”里,农业局的30名技术骨干和培养的130名技术能人组成了技术服务网络,为示范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让他们带着农民干。而在“百亩攻关田”里,技术员更是从种到收都与农民一起劳动,当面指导。当地称这种做法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些措施为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部门的合力推动 “一个篱笆三个桩。”粮食生产不仅农业局在抓,水利局、国土局、财政局等部门也都在为粮食生产创造条件。为了集中资金办大事,滑县将高产创建活动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统筹安排,进行规模开发。 县财政局农开办负责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办公室副主任王威说,2005~2010年,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给滑县中低产田改造投了1.3亿元,用于打井、埋管道、供电和田间道路、林网建设等,共改造中低产田21万多亩。 县国土局负责土地整治项目。该局副局长赵忠波说,2001~2010年,国家和河南省给该县投资了11个土地整理项目,合计投资1.31亿元,整理土地13.7万亩。 县水务局负责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河道清淤、修建桥梁涵闸、打井铺管道是水务局的分内事。2009年,滑县被确定为“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 走在滑县田野上,记者看到,4米宽的水泥田间道路和2米宽的生产土路纵横交错,随处可见的机井星罗棋布。这些基础设施使农田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水浇地标准,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夯实了基础。现在滑县旱涝保收田达到173.04万亩。 乡镇干部的考核任务 记者在采访时感觉到,在抓粮食生产上,滑县的乡镇干部压力很大。 徐建立是留固镇镇长,他的“粮食高产创建”责任片是一个“万亩示范区”,这个示范区涉及程新庄等5个村。 说起抓粮食生产的难度,徐建立说:“‘万亩示范区’要配套建设田、路、水、电、林,每亩地1200元的创建费。由于修路要占用部分农民的土地,占谁的地谁都不愿意,而这1200元不含补偿费,必须投在地里。所以,对那些因修路占地遭受损失的农民,我们就得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难度很大。在建设这个‘万亩示范区’时,我光利用晚上去各村开协调会就跑了20多次。” 在城关镇贾固村,镇党委副书记李建民介绍了抓粮食生产所占用的精力。他说:“镇领导经常要组织人员培训、发宣传单;浇地时,镇领导要与电力部门协调用电;因为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要与农业开发办、水利局协调打井;统防统治时,要协调指导;在收割季节,还要帮农民联系收割机……” 据了解,为了确保“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滑县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各个示范区责任单位、分包领导、责任人、工作目标,并树立标牌标示,明确职责。县政府与示范区乡镇政府签订了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状,把示范区建设纳入了年度考核目标。示范区各乡镇主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镇长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种粮农民的辛勤付出 城关镇贾固村村支书李现令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现在全村劳力都能掌握小麦、玉米的科学种植技术。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今年春天,农业部一位司长来该村调研粮食生产,司长向一位农民提问小麦生产的技术问题,这位农民对答如流。司长感慨说:“我考研究生时,对这些技术问题的掌握都没他这么清楚、扎实。” 据李现令介绍,2000年的时候,该村小麦亩产只有400公斤,2006年农业部在该村设立了科技示范点后,粮食单产不断提高。2008年小麦亩产达到500公斤;2010年达到550公斤;今年小麦实施了冬灌技术,亩产达到650公斤。 另一个粮食生产大镇——留固镇,是最早被确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整体推进的乡镇。该镇每个村都有10个粮食生产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指导、带动20户农民种田。这些示范户要经常到联系户家中或田里传授技术,他们用汗水浇筑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9月22日,记者接到滑县农业局的秋粮报告:全县秋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96.8万亩、550.8公斤、53.3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2.27%、2.8%、8.7%,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为136.3万吨,比去年增加5.1万吨,增加3.9%。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滑县为发展粮食生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了力所能及的组织手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这个荣誉不是白来的,其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能以GDP来衡量的。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