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变成“豆腐花”? |
2012-3-27 |
本报讯 (记者张琳楠通讯员陈文婷)食用油用了两个月竟然凝成“豆腐花”状,食品标签还注明“凝固”为“正常现象”,这让市区余先生对油的质量产生怀疑。究竟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属于正常的物理现象?专家指出,平常呈现液态的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某一点后会凝固,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工商部门提醒,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认证标志,尽量选择到正规的食品经营场所购买,记得索取发票或购物小票。
去年年底,余先生在某超市购买一瓶价格为52.9元的5升装食用调和油,时隔两个多月后,他发现用了一半的食用油居然凝固了,而且还有白色沉淀物,简直是“豆腐花”。余先生认为这食用油的质量应该有问题,便向工商部门12315投诉。东墩工商所迅速派出执法人员到超市进行检查,超市提交了这批食用油的检验报告和有关手续,食用油的来源确为合法。
食用油来源合法,但使用后出现凝固沉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询问,超市负责人指了指正在销售的食用油的标签,标签上注明“本产品因含棕榈液油、花生油、在低温条件下会出现发朦、析出,甚至凝固现象,属产品正常的物理现象,不影响产品品质”。原来,余先生购买食用油正值冬天,在低温情况下食用油出现凝固沉淀属正常现象。弄清事情原委之后,余先生表示如果让其继续使用这瓶食用油,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在执法人员的积极调解下,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超市按照食用油原售价53元全额退还余先生。
记者在网上也发现,近期各地不少媒体均有食用油凝固的报道,究其原因,绝大部分都是降温后的正常现象,并非食用油质量问题。业内专家指出,平常呈现液态的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某一点后会凝固,这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而言,特级初榨棕榈油与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的凝固点都比较高,大约为5℃,普通的大豆油则为零下8℃,而棕榈油在15℃便能凝固。工商部门提醒,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包装、标签和认证标志,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购买海鲜、肉类等生鲜食品时,要查看商家提供的有效检疫合格证明;消费者要尽量选择到正规的食品经营场所购买,记得索取发票或购物小票,作为维权依据。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