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1-11-2
     目前,拜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3家,资产总额达15亿元,固定资产约10亿元。各企业通过订单等形式每年带动3万余户,农民累计增收近5000万元,农牧民人均年增收达到300元以上,具有拜城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柜架已基本形成。   拜城县是全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一五”以来,我区在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突出“疆基础,上台阶”这个主题,着力提升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四大能力,初步形成了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设施农业和区域性特色农业六大产业优势,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一五”末,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891家,实现总产值734.2亿元,增加值149.7亿元,其中自治区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9家,各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形成了1200万吨以上粮食、300万吨棉花、近1000万吨果品、200万吨牛奶、200万吨以上肉类的加工生产能力。以反季节瓜果、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万亩,果蔬产能超过500万吨。新疆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瓜果、畜产品生产基地。   重点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以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公司等68家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优质棉花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以天山面粉集团、康尤美粮油集团等70家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产品呈现多元化;以中粮屯河、和田阳光沙漠玫瑰、红帆生物等77家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异军突起,红红火火。   “十一五”末,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725个,累计带动257万农户,比“十五”末增长110万户,年带动农户增收10亿元,同比增加6.3亿元。全区农民专业化合作社3674家,辐射带动农民30万户。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了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我区把技术先进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平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加速构建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展会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三大城市举办的五届展销会签约金额超过500亿元,新疆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十一五”末,主要农产品实现出口交货值22.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45%。品牌建设强势推进,一大批骨干品牌企业的规模快速扩张,效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目前,全区涉农注册商标达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等7个商标品牌达511件。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达2.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亿元。从2011年起,自治区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1000万元,到“十二五”末达到1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   今年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6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力争超过3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力争超过2300亿元。建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以上,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50家,基本形成粮油、棉花、特色林果、畜禽水产、设施农业、区域性特色农业、制种和苗木花卉等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态势。   自治区副主席钱智说,现在正处于有利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各届都要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新疆的农业产业化要走得更快、更扎实,自治区将在财政、金融、土地利用、电力支持四个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最终实现“工农一体,城乡共荣”。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