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反复加热后,到底有什么危害?
2023-12-27
    

反复加热过的油,就是所谓的“老油”。诸如炸油条、炸薯条的油锅里的油,如果不及时更换,那就成了酱油般颜色的老油。


为什么说“老油”不宜食用呢?


老油不宜食用,那是因为食用油在反复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产生了许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


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主要就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水解后变成甘油(约10%)和脂肪酸(约90%)。在油炸时,食用油的温度升到180-200℃,在高温之下,食用油就会发生“劣变”:


一是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许多挥发性物质。包括饱和与不饱和醛酮类、多环芳烃等,其中很多是挥发性有毒物质。特别是丙烯醛,是油烟中最危险的导致肺癌的诱发物。


二是发生水解反应——被煎炸食品在高温中释放出水分,促使食用油水解,产生脂肪酸,使食用油很快就酸败变质。


三是发生异构化反应——在高温下,食用油中顺式脂肪酸异构化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进入人体,会导致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病。


正因为这样,反复加热过的老油不宜再用,更不宜食用。


小科普


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氢化油。氢化油是在少量的镍、钯、铂或钴等触媒金属的帮助下,将氢加入植物油里产生氢化反应。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因此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其实,在我们吃的“天然”的食物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如:牛羊肉、乳制品,水果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哪里?


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诸如奶茶、蛋糕、糕点、饼干、面包、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巧克力派、糖果、快餐……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