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彰显示范带动效应 |
2011-11-15 |
金黔在线讯 遵义市自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程”以来,在项目区,不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和油菜的产量都明显提高,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2010年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该市在遵义、绥阳等9个县(市)实施了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计12个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
水稻在遵义、绥阳县实施,玉米在习水县实施,油菜在遵义、绥阳等7个县实施,桐梓和仁怀分别实施了马铃薯和小麦万亩高产创建。
各县(市)在项目的实施中,采取科学规划示范区域,精选良种。使水稻做到了适时早播,旱育稀植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玉米应用营养球(团)育苗技术,精确播种,小苗分级拉绳打点单株定向、定距移栽;油菜严格采用“三精三一”培育壮苗。同时与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相结合,为实现高产目标奠定了基础。
经省高产创建专家验收组测产验收:水稻高产的遵义县平均亩产702.3公斤;绥阳县平均亩产699.8公斤;较项目区前三年水稻平均亩产527.4公斤新增118.3公斤,增产22.4%。习水县玉米亩产660.5公斤,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亩产520.5公斤增加91公斤,增产17.5%;桐梓县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亩产达2108公斤/亩,比项目区前三年亩增578公斤,增产38%;油菜高产创建的7个县平均单产174.4公斤/亩,比项目区前三年亩增46.4公斤,增产36.3%。
今年,该市又承担万亩水稻高产创建4个,玉米高产创建2个,油菜高产创建8个,马铃薯高产创建4个,小麦2个计19个,涉及9个粮油主产大县(市)。
项目实施县在深刻认识高产创建活动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利用标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让群众参与这项活动。通过宣传,充分发挥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
遵义市农推站站长李仕敏说,高产是活动的目标,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是活动的核心,技术到位率是活动的标杆。对此,该市各县按照省里提出的各种作物技术方案要求,选择优势区域,集成新品种,先进的农艺措施、高产的施肥技术、可靠的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防控方案,结合当地具体条件,拟定实施方案。由此实现了高产创建活动的“四统一”。
在高产创建活动中,技术创新是活动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保障,也是活动的闪光之处。遵义市各地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病虫防治等等开展技术研究。
为了提高粮油高产创建的水平,遵义市在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同时,还参加实施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粮油丰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扬协作精神,搞好技术研究,农推、土肥、植保携手并进,形成合力,搞好高产创建活动。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