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吃油的数量
我们每人每天吃了多少油?既要算看得见的油,又要算看不见的油。
看得见的油比较容易估算,主要就是烹调油的用量,我国居民日常烹调用油主要是植物油,其数量可以根据消费量进行估算。图中所示为1985年以来我国植物油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可见在这一个时期,我国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是持续增加的,大致上经历了严重不足、不足、适宜、过量四个阶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食用油温饱标准为10千克/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人均消费食用植物油12千克/年,实际上这个指标我国在“十五”期间就达到并大大超过了。
据粮油行业的汇总数据显示,近年我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约30千克/年,其中绝大部分(70%以上)被作为家庭烹调用油和餐饮业烹调用油被居民直接吃掉了,人均吃油量超过20千克/年,人均55克/日以上,仅吃植物油的量就远超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克/日。
以上是对看得见的油的摄入量的估算,看不见的油的数量得根据居民每天吃粮食、肉、蛋、奶、水产品等食物的数量以及它们的含油量进行估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比以前吃得多了,所以居民肯定也吃了不少看不见的油。
中国营养学会定期调查居民饮食与营养状况,其中就有每人的吃油量,既包括了看得见的油,也包括看不见的油,然后计算出这些油脂提供的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比值,即供能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饮食中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的上限值——30%,城市居民甚至达到了36%以上,这说明我国居民摄入油的确过多了。
总之,无论从粮油食品行业的统计数据,还是从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数据来看,油脂确实吃多了,而且,吃油量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控制吃油、节约用油,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居民吃油的习惯
不同的饮食模式,用油习惯也不同。
欧美:
欧美人习惯吃烘焙食品(面包),煎炸食品(薯条)等,烹调方法比较单调,以煎炸、烘烤为主,用油则多为色拉油、煎炸油、黄油、酥油等。这些油品均由很纯净的精制油加工而成。因此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和使用高度精炼的食用油。
我国:
中式烹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炒、熘、炖、煎、炸等,基本的方法就有20多种,但以蒸、煮、炖、炒为主,形成风味迥异、菜系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式餐饮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烹调时用油较多、较重是其特点之一,动植物油脂只要经过适当精炼即可用于中式烹调,无需味浅色淡。通常选用的是液态的植物油,这些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且含有丰富的脂肪伴随物,营养素密度较高。
总之,从我国多数地区的消费层次和口味习惯来看,我国居民吃油,没有必要像欧美国家那样追求“又精又纯”、营养成分单一的高度精制油,造成营养失衡之后再去补这补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