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我国油料对外依存度,党中央、国务院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出“纵深推进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部署,强调我国油料生产和供给安全问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油料部分的表述,将前两年提及的“加力扩种大豆油料”转变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
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油料种植面积为1392万公顷,增加78万公顷;全国大豆产量为2084万吨,增产2.8%。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2024年的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但市场预计补贴标准不会低于上年,农户倾向于种植大豆,预计今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以稳为主。
“国内大豆产量连续两年大幅增长,而下游需求相对清淡,价格的持续下跌或是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徽商期货大豆分析师刘冰欣表示,面对大豆价格的持续下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这意味着政策发力拉长大豆产业链。
除大豆外,油菜籽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进口大豆大规模涌入我国市场之前,菜籽油是国内最大的食用油品种。2024年农业农村部在“三农”工作实施意见中对国产油菜籽添加了新的表述。回顾过去两年,国产油菜籽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中央专项财政支持,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显著提高了国产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2023年,我国夏收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预计仅冬油菜播种面积就超过1亿亩,产量达到145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创新高。
湖北作为冬油菜的主要种植区域,2023年夏收面积为1833.45万亩,同比增长6.06%,实现“五连扩”,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最近三四年,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国家给出一亩地一百多元的种植补贴,政府还发放种子和肥料,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湖北省荆门市江陵县六合垸农场农户杨六合(化名)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地政府积极推进油菜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油菜籽产业链,提升油菜籽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该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27.3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34.4万亩,增幅为26%。
中州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吴晓杰称,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强调冬菜籽增产增量的同时提出“轮作发展春菜籽”,意在发挥内蒙古、青海、新疆等西北省份在油菜种植上的发展潜力。为提高油菜籽单产,主产区省市都在积极应对。以湖北为例,组织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研发抗虫、抗病的新品种,实现油菜籽单产提升。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在黄淮海和北方地区轮作倒茬扩种花生,因地制宜发展油葵、芝麻等特色油料。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花生,一方面是当地地势和气候适宜,另一方面是油料作物确实比玉米好卖。现在大家都采用轮作倒茬的方式,收了小麦就种夏花生。科学种植加上天气配合,一亩地能产千斤!”南阳方城县拐河镇杨家村的李宗华说。
“现代花生种、收、摘等的机械化应用,提高了花生种植水平,解决了农村70%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先进的花生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将花生产量提高30%以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花生食品加工和食用油加工的提速,提高了花生产品的价格。”南阳花生协会会长杨进中说,2024年当地花生种植面积增幅预计在10%—20%,这说明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很高。
作为花生种植大省,山东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花生油。招远金城花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彬表示,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连年的重茬种植,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发展有新的变化,现有花生主产区要想更好地保持或者提高产量,需要系统学习地力培养、病虫害预防、科学管理模式等内容,从粗放式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