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粮油保控逐步过渡到中央和地方结合 |
2011-11-25 |
和讯消息 15日,在发改委粮食市场调控新闻媒体通气会上,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商品一处处长刘平表示,目前,国家对粮食的保价稳供工作非常重视,并逐渐将由中央主导改为中央和地方结合起来,共同实现粮油保控。
刘平说,粮食生产是保价稳供的基础。要做好保价稳供,第一要做好粮油市场的收购工作。二是提高地方粮油储备,即原粮储备和成品粮油储备。三是政策性粮食的跨省移库。
推荐阅读
广东番禺化工厂爆炸 腾起直径数十米蘑菇云(组图) 多国反对欧元债券计划
意大利债收益率再突破7% 国资委:央企要加强风险管控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将发布 图:全球政要之间的惊人绯闻盘点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 水皮:海外热钱并非是不看好中国 刘平说,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后,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基本定格在加强储备体系,包括实施最低售价政策、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公开拍卖收储政策等。随着形势变化,现在的市场是多元化主体,居民对粮油需求也有所变化。以前国家只是收粮油,卖粮油,对终端市场反应慢,调控不直接。从供求关系来看,供大于求时,好收难卖;供求偏紧时,难收好卖。针对这种形势,从去年开始,发改委建立了粮油保供的工作机制,即粮油和市场的保供稳价,定期分析。针对各个阶段提出相关措施,发改委将粮油的收储、供应都放给粮油骨干加工企业,把他们也纳入宏观调控体系,作为储备调控的有效补充。除此之外,各省也建立了粮油保供的稳价工作机制。
而在投放方面,刘平认为,这是稳价调控的另一重要工作。从2006年开始,每周都会在市场公开拍卖粮油。为了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家要提高加工环节,不能直接将原粮投放市场,只能是加工过的粮食。发改委将政策性原粮定向销售给粮食加工企业,由他们加工成成品直接投放给市场。去年发改委一共进行了四次这样的定向销售。目前定向销售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定向销售将宏观调控的目标表现得更直接、更有效。
刘平介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目前发改委改变了定向销售的办法,过去都是国家来进行粮食调配,没有地方的配合,而现在对于籼稻的销售,将中央和地方结合起来。共同实现粮油保控,主要保证大宗市场的供应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