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从田间到餐桌:中国最大粮油企业打造的全产业链
2011-12-23
    22日,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卖场里,市民王敏左挑右选后,最终决定购买一桶玉米食用植物油。除了相对实惠的价格外,制造玉米油的原料也让她放心。 这桶玉米油的原料来自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东北;玉米的种植者是普通中国农民,今年64岁的杨文玉就是其中一员;玉米油的制造商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生产企业——中粮集团。 杨文玉和他家的农田、中粮集团、北京的王敏,因为这桶玉米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借助这条产业链,东北的杨文玉有了稳定增长的收成,北京的王敏可以买到放心的食用油,打造产业链的中粮集团获得了供应稳定、质量可靠的原料。 日前,在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镇五里明村,记者见到了杨文玉。他介绍说,进入上述产业链之前,自家的玉米亩产只有500到650公斤。此前,杨文玉和邻居们大都还处于小规模种植、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因为种植面积小、玉米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缺乏跟化肥零售商、粮食收购商讨价还价的实力,他们经常在市场波动中吃亏。 进入上述产业链后,中粮集团按照市场需求,引导杨文玉改种优良品种,改善种植、灌溉条件,提高种植效率。杨文玉说,如今的亩产已提高到1100到1200公斤。大型农用机械取代原先的牛车、小型农用机械后,种植时间已由原先的十多天缩短为现在的一天,收割时间由原先的三天缩短为现在的四个小时。原先被牢牢拴在土地上的劳动力,可以腾出手来转做其他行业。为此,杨文玉家的收入增长了好几倍。 根据合约,杨文玉家农田种植出来的玉米会被送到中粮集团的工厂车间。在那里,这些玉米将根据市场需求被制成食用油、酒精、糖或者饲料。 包括杨文玉在内,中国粮油主产区已有630万农户、近3600万亩农田进入了中粮集团提供的类似产业链。在分别盛产玉米、稻谷、小麦、菜籽、葡萄、番茄的东北地区、江西、河南、湖南、河北、新疆等地,都可以见到中粮产业链的身影。 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后,原是国际贸易商的中粮集团先后在中国20多个省份建立了140多家粮油食品加工企业,每年综合加工玉米、大豆、小麦、大米、番茄等农产品的能力达到了5000万吨。掌握上游资源、中游加工能力的中粮,“势力”继续向下游延伸、推广自己的品牌。它的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等主要粮油品种的销售网络已全部覆盖了中国952个大中城市。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正在打造 “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希望,今后5年可以在高速成长的食品消费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米、面、油、糖、肉、乳品、葡萄酒、饮料等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