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中储粮落子品牌食用油
2012-1-6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宣布进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试图以直接参与市场的方式调控食用油价格。   1月4日,中储粮油脂公司总经理刘建民表示:“今年计划投放20万吨自有品牌食用油,这只是很小的数量。公司希望在5年之后达到10%-15%的市场份额。”   根据规划,中储粮的食用油将先从基层农贸市场入手,逐步向大型商超发展。“中储粮对食用油这块没有大的盈利目标,因此价格会略低于其他品牌。”中储粮油脂副总经理王庆荣介绍。 推荐阅读 中国钢协预警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日趋加剧 亏损面扩大 油企暴利税起征点上调 卫生部:2015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北京春节前公布PM2.5数据 专题 国资委:国企业务板块将重组 组图:揭明星无缘2012春晚内幕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 赵晓:国企高利润真让人笑掉大牙   2011年5月份开始,中储粮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扩张油脂加工业务。刘建民表示,公司筹划进入小包装食用油领域已经很久,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油脂涨价潮是中储粮选择直接参与市场的诱因之一。   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发改委两次约谈益海嘉里等大油商,要求企业暂缓涨价以缓解CPI高企的压力,并向几大油商定向出售了部分菜籽油和大豆。但主要食用油品牌还是在2011年9月前后涨价。中储粮方面认为,如果以终端产品的形式控制市场价格,效果将会好很多。刘建民表示:“我们可以供应较低价格的食用油,以体现价格宏观调控的职能。”   由于中储粮在收储和抛售大豆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轮换补贴,因此在进军食用油之余,市场也担心其利用低价优势控制市场。对此,刘建民表示:“补贴的实际数额很少。我们也希望央企的油能够占领国内市场,可现在看来还不现实。”   中储粮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64家,参与度接近70%。刘建民表示:“2010年国产大豆为1500万吨,进口大豆5250万吨。外资企业从进口到加工几乎实现了一条龙,可以说垄断了中国的油脂市场。”   因此,中储粮将市场目标定位为“五年后能与益海嘉里抗衡”。王庆荣表示:“益海嘉里和中粮的榨油厂多是在2006年前后建成的,而我们的设备会更新,每吨油成本会比他们低8%左右。”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