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芥花籽油:健康指数提升消费规模
2013-12-13
     食用油市场从来就不是平静之地,从价格到产品到包装,话题随着消费诉求的变化而变幻莫测。8月,中储粮金鼎3D芥花调和油的推出,让芥花籽油这一并不为国人所熟知的油品进入大众视线。芥花籽油,这个曾因芥酸问题而在2012年遭遇“口水战”的油品,此次裹挟着“可以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这一美国FDA批准的健康声称来势汹汹,“多力”、“刀唛”、“加子”等早入品牌关注随即升温。   芥花籽油   低芥酸 高不饱和脂肪   曾经,菜籽油在家庭餐桌上很常见,而今在市郊或乡村家庭中,人们仍在使用着这种味香浓郁的油品炒菜做饭。然而,随着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等越来越多可选择品种的出现,菜籽油在城市居民家庭中已经很少见了。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认为菜籽油里含有大量芥酸,有一种“青涩味儿”。尽管芥酸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尚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但仍有很多营养学家对此持谨慎态度。而芥花籽油是一种低芥酸的菜籽油,其芥酸含量低至5%甚至3%以下。   新浪网新近组织的一项大型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少吃油”已成大众共识,但是“吃好油”和“会吃油”还远未形成社会气候。   美国哈佛大学脂类医学研究中心指出,衡量食用油的价值标准应该看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各类脂肪酸的比例。记者随机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表示,橄榄油是健康用油的首选。橄榄油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就此,专业人士指出,单不饱和脂肪酸并非橄榄油所独有,比如双低油菜榨出的油(或者叫“芥花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而实际上,FDA也批准芥花籽油可以做同样标注。   记者搜索资料发现,2006年10月8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宣布,芥花籽油因其可减少患冠心病风险的能力而有资格获得一项合格健康声明:有限且并不确凿的科学证据显示,每天食用约1/2汤匙(19克)的芥花籽油可以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这可归因于芥花籽油的不饱和脂肪含量。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可能的益处,是因为芥花籽油取代了相似量的饱和脂肪,但不会增加您一天所摄入的卡路里总量。   教育普及   加拿大传统油品国内消费人气渐增   继橄榄油、茶籽油之后,芥花籽油正成为国际上被推崇的食用油新贵。在美国,芥花籽油的销量飞速增长,已成为第二大食用油。在欧洲,芥花籽油的销量已占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且逐年大幅度提升。   在加拿大,有72%的家庭选择芥花籽油作为日常食用油。研究认为,正是这一习惯大大降低了加拿大人民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芥花籽油也由此获得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协会的认证推荐。加拿大国民对芥花籽油的忠诚度极高,使用芥花籽油的家庭会在实际生活中明显地体会到它的好处,再热心地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也是芥花籽油在加拿大流传度极高的原因之一。 据专家介绍,芥花籽油具有多种功能,包括高耐热性、烟点高,在215°C高温下无油烟、大众化口味和轻而均匀的组织,适合中国家庭爆炒、油炸等烹饪方式。美国芥花籽油协会约翰·海斯也指出:“消费者在餐桌上和烹饪中使用芥花籽油不存在成本、口味、便利性和可用性方面的障碍,这使其极具吸引力。”   而在我国,2010年之前虽有“多力”、“刀唛”、“加子”等少数品牌生产芥花籽油产品,但在食用油市场一直未能普及。究其原因,业内人士称,是因为原料芥花籽产量在我国相对稀缺、百姓对该油品认知不足等。2012年世界500强邦吉集团将加拿大“加子牌”芥花籽油引入中国,这一特殊油品逐渐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消费者开始在网络上发布食用体验。金鼎3D芥花调和油的上市无疑再次助推了这一市场的消费。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教授表示,其公开透明的配方在业内具有示范意义,消费者将从此受惠。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针对原料相对稀缺的问题,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在多地大面积培育低芥酸油菜品种,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是全球公认的“黄金”油料主产区。   市场人士认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群消费诉求比较前端,对新产品有较大接受度,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芥花籽油市场必将拥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虽然近两年对于芥花籽油的作用也曾有过负面的言论,但随着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国际消费者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等机构的一系列声明,芥花籽油的健康效果再次得到确认。   健康“油”主张   既要少吃油还要会吃油   高血压、高油脂、高血糖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体健康。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约为2.3亿,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9200万。导致如此严峻的健康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食用油的不合理摄入。   我国营养学界和企业界都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为此,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将合作进行食用油对于社区人群的健康影响的课题研究,其旨在探寻食用油油脂结构对血清脂肪酸构成的影响,并普及食用油健康消费知识。   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网友认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应不高于25克,这个数值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相当,可见“少吃油”已经成为社会多数人的普遍认识。而在“会吃油”的问题上,消费者也开始掌握了一些食用油使用小窍门,如热锅冷油炒菜最健康、食用油应该换着吃等。   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副教授就此指出,单一品种的食用油脂肪酸构成各不相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好油也不宜长期单一食用,应该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或者选择食用调和油来满足人体的多种健康需要。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