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中哪里来的沉淀物? |
2015-4-15 |
家住晋阳街的魏先生,一个月前买了一桶“假日”牌食用油,几天前打开食用时,发现油桶底部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沉淀物,是油变了质?还是另有原因?昨日上午,魏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诉说了自己的担忧。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今年11月初,“假日牌”食用调和油在一家超市搞促销,看着不少人购买,他母亲也买了一桶,回家后便放到了地下室。几天前把油拎回家,魏先生发现原本清澈透明的油,底部竟然多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沉淀物,上层还漂浮着一些白色絮状物,担心是食用油过了期,魏先生赶忙查看生产日期,2013年8月15日生产的,还在保质期内。想找超市询问,但小票早就扔掉了,无奈之下,魏先生只好求助媒体。
随后,记者致电“假日”食用调和油生产厂家天津聚龙集团北京销售部,对于魏先生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解释道,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调和油都属于混合油,因为油品中添加的成分、添加比例不同,凝固温度也各不相同,花生调和油可能在12℃以下出现沉淀物,山茶油则是5℃以下,这款“假日”食用调和油里面添加了棕榈油成分,凝固点相对较低,因此低温条件下出现类似絮状凝固是正常的物理现象,不影响产品品质,可以放心食用。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