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酸化油加工如何在环保部门眼皮下运作? |
2014-9-25 |
酸化油是指对油脂(植物油)精炼厂生产的副产品(皂脚进行酸化处理所得到的油),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与饲料等领域,市场前景走俏。
近日,山东烟台和河北邯郸等地被发现隐匿于穷乡僻壤处的破旧厂房,为何如今成为了一些违规生产酸化油的地下“小作坊”的这种现象在酸化油加工领域相当普遍,由于多数不具备污染物处理设施及功能,导致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与废水被肆意排放,引发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本月5日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以投资规模在20余万元的酸化油加工厂为例,正常生产下来的年收益可实现投资翻倍,或达百万收入。皂脚原料供应的上游企业——植物油生产企业原本可就地取材进行加工,为企业自身带来更为可观利润,但基于环保与企业形象的考虑,大都选择放弃这块“烫手山芋”,情愿将“肥水流向外人田”。
对于诸多从事酸化油加工的下游企业而言,能接收到更多的皂脚自然是乐此不疲,更何况面对原料匮乏,市场曾一度出现“争夺”现象。不过,当前酸化油生产企业整体处境堪忧,由于酸化油加工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强酸废水和油渣,治理难度大,环评审批把关严格,目前仅少数企业获得资质核准生产,而多数企业则属“三无”企业或个体作坊。
目前,山东日照、河北邯郸等地环保部门正在加大对酸化油污染综合整治力度,严防、严控已明令关停并限期拆除的非法酸化油小工厂、小作坊等死灰复燃。在市场利好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铤而走险。这些酸化油非法加工点是如何在当地环保部门的眼皮底下实现生产与排污的?
据悉,位于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205国道博昌桥南1公里处的龙德商混站内,一家名为博兴鲁泰磷脂有限公司(下称鲁泰磷脂)在不具备生产酸化油能力与资质条件下,已经生产多年。鲁泰磷脂之所以能长期生产而未被发现且查处,是因为该厂隐蔽性和保密工作做得到位。一方面,为掩人耳目鲁泰磷脂隐藏于城郊偏僻地段工厂院内,以厂房建筑做遮掩,外表看上去仅是一家商砼水泥搅拌站。另一方面,进入鲁泰磷脂酸化油加工厂地的铁栅栏门白天始终处于紧闭状态,少有人进出,均是等到晚上开放并生产加工博兴香驰粮油和龙口香驰粮油等上游企业生产的皂脚,每月加工皂角约3000吨。如不是周边居民时常闻到从该厂方向飘出的刺鼻气味,外界很少注意该厂的日常生产情况。
10日鲁泰磷脂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的确是在生产酸化油,现在已停产,对于过去具体生产细节与详情拒绝作出说明。随后博兴县环保局执法监察人员经过绕到龙德商混站后方进入该企业酸化油厂地,现场发现,该厂地是一片面积约有4-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四周被高墙围起,其间布局着十余个面积均等的露天水泥池,只不过池中存放的并非单纯是水,而是颜色呈黑褐色的油状液体混合物,根据目测每个池中液体混合物深度足有1-2米深,走近感受明显的是池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异味。
除了散发异味的水泥池,厂地一侧还停放了一辆车牌照为鲁M76293的绿色6轴重型罐车尤为显眼。据介绍,该车主要用于运输皂脚和酸化油使用,但是今年以来一直没有使用。现场还发现,几乎在每个池子一角均安装有一台电动机、抽(油)水泵和配套管道,通过对黏附于胶皮管道外表上的油状物新鲜度发现,该厂地近期作业迹象明显。不过,这一猜测被鲁泰磷脂一李姓负责人当场予以了否认。
当地群众表示,鲁泰磷脂的确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生产排污全部用水车往外运,近期曾有人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但博兴县环保局答复称该企业没有生产。鲁泰磷脂近段时间来确实没有再生产,配套的锅炉等部分设施已拆除。对于有关污水外运的反映,该负责人则并未回应,他只是告诉记者,针对该厂水泥池中现存的污水,将会在当地即将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投产后集中运过去处理。
资料显示,博兴县环保局于今年8月初向该县湖滨镇政府下发了《博兴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取缔张伟酸化油加工点》函件,其内容为,博兴县环保局执法人员在环境监察中发现湖滨镇工业园内有一家业主为张伟的酸化油加工厂。该加工点无任何环保手续,属“土小”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应予以取缔。
随后,湖滨镇政府以向张伟酸化油加工点下发通知形式进行了回应,据内容显示,由于该加工点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擅自建设并投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或刺激性气味,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知”还要求加工点自接到通知起限期3日内拆除所有设备,消除对周边环境影响。据悉,在11日前他们将部分设备进行了拆除,但对散发着异味的10余池污水并没有拿出具体处置措施。
在山东,一些酸化油加工点除了选址隐蔽不易被发现外,对外宣称“停产”或成规避监督的又一“挡箭牌”。据了解,位于山东烟台市芝罘区存在着两家作坊式酸化油加工点。一家是位于城郊的一深巷之中,周边被多家私人煤场包围;另一家位于海边,紧邻一露天垃圾堆放场。
据悉,两处加工点主要加工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皂脚,一般选择在晚上生产,所产生的污水,一家用罐车拉到异地排放,而靠近海边的一家则直接将污水排入到海里。两家加工点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烟台市环保局政策执法科邱(音)科长表示,位于芝罘区北皂村北、幸福工业园88号的两处酸化油加工点分别为烟台通发油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烟台平华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自今年5月份以来就已处于停产状态,污染问题去年便接到当地群众反映,并给予了查处。不过,两家公司均于去年分别获得了环评审批手续,只是其中一家尚未经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对于排污问题,两家企业均与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签订污水处理合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水,由罐车拉至益海公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有媒体曾报道称,上半年山东省日照市成功侦破的两起非法倾倒危废污染环境案,涉嫌犯罪分子已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并立案调查。据了解,这两起案件中所涉及的废水事实上就是制酸化油剩下的强酸废水,对环境有害,不允许随便处置。从河北成安县环保局获悉,该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通过日夜蹲守、多点布控,于近日成功对一夜间偷排酸化油废水的罐车进行了现场执法,有效遏制了当地酸化油生产污水偷排放的违法势头。
成安县环保局蔡俊波副局长表示,通过不断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目前当地2家非法酸化油加工点业主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对其他涉事人员采取了相应措施。成安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二中队队长吴彬海也表示,为加大对企业监管力度,防止偷排乱放,成安县环保局在做好日间巡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夜间巡查,并逐步实现常态化。
自8月份开始,为抓好夜间企业监管的薄弱环节,成安环保局首先对夜间值班进行调整,加大夜间值班力量的配备,由原来每班3人,增加到6人,每班由一名领导干部带队,监察大队、监测、监管等业务科室各抽出业务精、路线熟的人员组成,同时将值班人员分成两组,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4时,对涉水、涉气企业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查看敏感区域的企业生产、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在废水排放口采集水样、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严惩重处。
因其投入少,回报高,易生产,很多商家早在几年前便涌入酸化油加工领域,纷纷在僻静地段选址开工上马,但这一项目又属环保层面严控审批序列,多数均未达标或未获准建设,成为典型的黑作坊。不过依托周边环境掩饰,具有一定隐蔽性的酸化油加工作坊实现了安心生产,在寻求‘一本万利’的同时也为地方环境污染埋下隐患。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