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米糠回归餐桌”引发网友热议,包括米糠油在内的米糠产业开发受到各方关注。
这源于1月1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进行的答复。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介绍,目前米糠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食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发展米糠产业,挖掘米糠营养价值,有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和国民营养健康。
答复中提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起草《食用级米糠(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已于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将积极支持开展米糠及米糠副产品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加强生产和初加工环节的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促进粮食减损和相关产业发展。
在推动米糠食用产业发展的东风加持下,方兴未艾的稻米油也将迎来加速发展。稻米油的生意究竟有多大?还能做多大?
稻米油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米糠油也被称为稻米油,可能是我国最大的未被充分开发的优质食用油源。
近年来涌现的新兴健康油种中,稻米油的销量增长迅速。2022年天猫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稻米油位居小油种市场份额前三;京东超市报告称,稻米油年复合增长率达61%。
稻米油的独特优势在于兼具营养性和功能性。
稻米油脂肪酸组成平衡,富含谷维素、植物甾醇等有益脂质伴随物;另外稻米油烟点高、耐高温,适用于煎炸食品,以及制造人造黄油和起酥油等。
去年食用油市场一度受到涨价冲击,稻米油却凭着高性价比的硬实力出圈,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已开始以稻米油替代棕榈油、葵花油投入生产。
虽然目前稻米油市场占比不高,只能算是小油种,却是小油种中最具实力做大的品类,因为供给端的提升潜力极其巨大。
稻米油的生产原料是米糠。米糠是稻谷加工为大米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稻谷年产量约两亿多吨,米糠产量约在1500万吨左右,但大部分用作猪牛及家禽饲料,目前只有少部分用于制取稻米油。
米糠含油量与大豆差不多,如果全部用于榨油,从理论上讲,我国全年可出产稻米油230-250万吨;而近年来我国稻米油实际年产量在50-70万吨左右。
食用油的市场规模取决于原料供给,稻米油兼跨家庭用油与食品加工两大领域,市场规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稻米油产业发展到哪一步了?
我国具有最丰富的米糠资源,为什么稻米油产量还未突破百万吨大关呢?
因为稻米油成油不易,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炼的油”。新鲜米糠因为含有油脂,在碾米后极易酸败,氧化稳定性差,集中收集难度大。
我国从1955年才开始生产米糠油。由于大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米糠榨油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加上米糠保鲜技术不过关,致使年产量一直徘徊在3-5万吨。
自1990年代起,我国稻米油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突破了技术瓶颈,总结出“分散保鲜(膨化),集中榨油(浸出)”和“分散榨油,集中精炼”等成功经验。
近些年来,更在稻米油副产品综合利用领域取得技术进步,可提取出谷维素、阿魏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益海嘉里集团是我国稻米油产业的领军企业,2020年稻米油产能已达十几万吨。其在黑龙江、江苏、湖北等稻米主产区布局水稻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粒稻谷可加工优质大米外,稻壳可以发电,米糠可以榨油,通过“吃干榨净”式精深加工,保证了水稻加工全过程粮食减损和节能环保。
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也是稻米油加工头部企业,2020年稻米油产量3万吨,产值达6.2亿元。其他稻米油加工强企包括浙江的得乐康食品、江西的高安清河油脂、天玉油脂、安徽的江淮粮油等。
目前我国的稻米油产业已走上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技术水平及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米糠产业,稻米油长期利好
我国米糠年产量超千万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可再生资源,并且来源稳定;充分利用米糠资源,有利于保障粮油供应链安全,也能给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稻米生产大国日本、印度的米糠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了100%和55%以上,而我国目前只有20%左右。
一些国家已经有食用米糠问世,并开发出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米糠蛋白等食用产品。有研究表明,增加米糠的摄入量可以帮助缓解糖尿病,一定程度上补充当代人因为吃大量精米白面而缺失的营养。
国外市场食用米糠产品
提油后的米糠仍具有现代食品推荐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可广泛用于食品和其他领域。我国稻米油企业也正在进行关于米糠的更多食品应用和营养研究。
按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米糠仍不属于普通食品原料,因此国家卫健委提出支持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推动将食用米糠列入“药食两用名单”,支持有关标准修订,为米糠深加工扫清法律障碍。
随着米糠逐渐进军食品和医药保健等领域,米糠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稻米油的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金色“稻”路将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