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中国无需依赖美国饲粮和油籽,南美大豆涌入缓解供应压力
2025-4-29
    

4月29日消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4月28日表示,中国的粮食供应不会因为减少美国饲料粮和油籽进口而受到影响。目前国际市场替代资源充足,加上国内库存水平较高,中国能够确保粮食安全。这番表态凸显出在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变化下,中国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重视。


当前中国正迎来南美大豆进口高峰。中国农业部官员称,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将从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进口超过3000万吨大豆,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将有效缓解此前因供应短缺引发的饲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对养猪业影响较大的豆粕价格。


受南美大豆收割初期进度缓慢和物流受阻影响,3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仅为350万吨,降至十多年来最低水平,导致部分压榨厂被迫停产,大连豆粕一度上涨至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同时,中国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也大幅下降,接近五年新低。


南美新季大豆大规模到港将有助于补充库存,进一步压低国内豆粕价格,有利于畜牧业成本控制。第二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4月份舟山港巴西大豆船运量将激增48%


据央视总台微博帐号“玉渊谭天”周一报道,4月份将有约40艘巴西大豆船停靠舟山港,较去年同期增长48%。该港本月将共卸载70万吨巴西大豆,增幅达32%。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后,中国于3月份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了10%的关税。4月份中国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加征125%的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145%关税。此举加速了中国向巴西等替代供应国的转变。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截至4月17日当周,中国仅从美国购买了1800吨大豆,之前一周采购72,800吨。


即使完全停止从美国采购,国内供应也不会受到实质影响


周一赵辰昕副主任强调,美国大豆、玉米、高粱这类农产品“完全可以被其他国家供应替代”,国际市场供应也“十分充足”。即使完全停止从美国采购,中国粮食供应也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加速调整进口结构,南美特别是巴西成为中国大豆采购的首选。中国不仅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方面增强了韧性,也在通过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加国内储备等手段,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战略。


未来,随着南美供应进一步释放,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预计将继续下降,对全球粮食贸易流向和价格也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