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聚龙集团棕榈油生产高度自动化 |
2012-10-22 |
生产加工全程 人与油“绝缘”
相对于豆油,人们对于棕榈油感到有些陌生。但在生活中棕榈油几乎无处不在: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薯片、饼干、方便面,其原材料中棕榈油必不可少;还有颇受天津人喜爱的炸糕、麻花,也是因为棕榈油而具有酥脆的口感和清亮的颜色……在本市就有这样一家以棕榈种植、加工、生产为特色的油脂企业,棕榈油贸易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16%,甚至还在印度尼西亚拥有了总面积8.4万公顷的4个棕榈种植园,形成了集油料作物种植、油脂加工、港口物流、粮油贸易、油脂产品研发、品牌包装油推广与粮油产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日前,记者就来到这家本市食品企业“走出去”的代表——聚龙集团,了解了其油脂产品的生产流程,高度的自动化和对食品安全的严控令人印象深刻。
现场 四个员工就能操作九层车间
记者走进聚龙集团位于天津保税区的分提加工基地,从很远处就看到四十余个高耸的储油罐,来自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棕榈“毛油”从天津港入关后,就将进入这些油罐中,等待华丽转身,变为金灿灿的成品油。走进厂区,除了几辆运输毛油的车辆,整个厂区显得异常安静。集团工业总经理助理王志刚告诉记者,棕榈油生产全过程已实现自动化,整个9层楼的分提精炼车间只需要4至5名员工在中控室内进行电脑操作即能完成。
记者在车间内看到,油液要按顺序流入一系列油罐,经历养晶、过滤、脱酸、脱脂、脱色、脱臭等工序,过程中既要经历高达200多度的高温,又要经历冷却结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值得一提的是,棕榈油提炼过程中不需要依赖化学药品溶剂,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从车间内生产出来的成品油,输送到分装车间。在分装车间,油脂将在“十万级”空气净化度的车间内进行自动灌装,自动封盖,又在机械手的操作下自动装箱。记者发现,从毛油送至基地到成品油产品封箱,人基本不可能接触到油本身,充分保证了食品安全,而该公司的生产方式也使得整个加工过程井井有条。根据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还可以追溯到成品油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甚至了解到一桶油的原料油产自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的哪个种植园。目前,聚龙集团天津生产基地已具备日生产4万箱、年生产1200万箱棕果油的产能。
未来 继续扩充海外棕榈园面积
同大豆类似,棕榈油原料价格完全与国际接轨,它的期货价格走势也以大豆为参照。不同的是,棕榈树在国内没有大规模种植的条件。而种植园的利润却是最丰富的,能占产业链2/3左右,越往下游,利润空间就越窄。2006年,聚龙集团响应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建立了第一个棕榈园。至今,该集团已经在异国他乡开垦荒地2.4万公顷,种下了320万棵棕榈树,拥有了5000多名海外员工。2011年种植园产果5万吨,压榨毛油1万吨,今年则计划达到产果15万吨,压榨毛油3万吨。此外,聚龙集团还计划在当地建立从种植到包装油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条,并在10至15年内将棕榈种植园面积扩充至规模水平,每年生产数百万吨棕榈油。届时聚龙集团将成为中国真正掌握上游原料的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与服务民生。集团也以其良好的全球表现成为本市食品企业中“走出去”的卓越代表。除了在国外,聚龙集团还在江苏省靖江市设有生产加工基地,产品供给国内华东市场,与天津总部形成呼应之势。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