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那么,常吃的食用油到底哪种更健康呢?其实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为不管哪一种食用油,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食用油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要看我们如何科学用油!
成分:食用油里都有哪些成分?
食用油主要是由甘油和各种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的混合物。而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中还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健康的主要元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我国居民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摄入比例应接近,三种脂肪酸比例大概在1:1:1左右。
动物油和植物油的区别
01 动物油
如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
动物油(除了鱼油)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富含胆固醇,容易沉积在人体血管动脉壁上,造成血管粥样硬化,长期吃会增加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类疾病的患病风险。原则上动物油应该少吃。
02 植物油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等。
植物油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也就是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植物油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用油。
怎样选择食用油?
市面上的食用油品种繁多,除了风味不一,最大的差别在于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和构成比例的不同。
01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几十年研究的观点中指出,饱和脂肪酸是坏的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高血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关系密切。
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绝大部分研究中将饱和脂肪酸换成不饱和脂肪酸后,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更小。
02 亚油酸和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之一,能起到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高含量代表:大豆油、葵花籽油、核桃油、芝麻油。
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高含量代表: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
综上,我们在选择食用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
学会科学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调味品,虽然选择好的食用油对健康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合理的科学用油才是健康的关键!
01 合理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用油炒菜可以使菜色泽鲜艳、味道鲜美可口、促进食欲,故许多人喜欢炒菜时多放些油,但是油脂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并使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因此,日常饮食应以“清淡少油”为宜,切不可盲目地追求美味而过多地放油。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每人每日的食用油量为25-30克。如果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建议每日用油量在25克以内,建议家庭中可以选择带有刻度的油壶来精确掌握用量。
02 吃油不必太“专一”
每一种油都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长期食用一种油会使吸入的营养成分过于单一。因此,最好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隔一段时间换一种油,才能保持均衡的营养,保障身体健康。
在挑选食用油上保持“三心二意”的态度,经常更换才是聪明的做法。另外,绝对不吃动物油也是不对的,在控制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对人体也是有益的。
03 食用油切忌高温
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高温油破坏了食物中的营养素,还会产生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反复油炸(回锅油),油脂反复氧化裂变,对健康的伤害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应先把锅烧热,再倒入食用油,并马上开始炒菜,不用等到油冒烟。
另外不同的油适合不同的烹调方法。葵花子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等烟点较高的这类油能承受高温,因此适宜用来煎炸烹炒。
像亚麻籽油、橄榄油等烟点较低,高温下容易被破坏,适合于制作沙拉和凉菜。香油是我国常食用的油品,没有被精炼过,一般不耐高温,适用于凉拌菜的调味。
04 食用油的储存
食用油长期放置,其中部分脂肪酸会分解成有害物质,对人体无益。
最好买小容量桶装油,现吃现买。尽量避免购买散装油、非正规渠道的油、以及标识不全的油。购买时看清日期,要挑选最近生产的。食用油储存也有要求,不要放在窗口旁和灶炉旁,在高温和阳光直射下,油脂的氧化反应会加快,容易产生“酸败”现象。所以储存时要放在低温、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