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新闻 粳稻托市收购政策启动可能性较小
2012-10-22
      “2012粳稻玉米产购形势研讨会”在南京正式拉开帷幕!来自粮食调控部门、收储企业、加工企业、贸易企业,以及郑州商品交易所等有关单位7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马德兆主任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致辞。   研讨会上,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杨杉首先对产区粳稻考察情况进行汇报,并分析了国内粳稻市场的供求情况。他指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粳稻生产力度的加大和市场对粳米需求的增加,粳稻产量波动上升,消费量扩大,供需基本保持紧平衡状态,且进出口格局变化明显。杨杉认为,从目前各地零星开秤情况看,粳稻收购价已经高于托市价1.40元/斤,各地粳稻价格均以高开态势为主,但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将会走低,长期仍以平稳上升为主,托市收购政策启动可能性较小。   中华粮网信息部副部长焦善伟对“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做专题报告。他指出,2012年以来,低价进口大米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加之国产大米走货不畅,导致中晚籼稻价格在创下历史高位之后持续回落。如果进口大米持续进入,将加剧国内“稻强米弱”格局,使本已不振的大米市场更加低迷。   中华粮网信息总监张智先对国内玉米生产和供需情况做出分析,并对玉米后市走势进行展望。他指出,今年国内玉米总产量增加,其中华北黄淮玉米品质偏好,贸易机会或将超过上个年度,饲用玉米的采购可关注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前低后高的特征或将提供玉米的采购机会。   中华粮网信息部高级研究员柴宁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及粮食政策专题报告时表示,中国的农业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应抓住粮食供给相对宽裕的有利时机,抓紧创新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全面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本次南京研讨会为与会嘉宾和代表现场交流、洽谈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研讨会现场氛围和谐,效果显著。研讨会将同期发布《2012年主产区粳稻产购形势调研报告》。   相关链接:进口米持续影响,新季晚籼稻收购市场冷清   时下,南方新季晚籼稻陆续上市。由于进口米持续影响国内籼米市场,以致大米走货缓慢,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各收购主体入市都非常谨慎。新季晚籼稻收购市场冷清,价格相比新季中籼稻价格略有下滑。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10月14日,全国三级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629.23元/吨,为最近6个月新低。在2012年5月6日创下历史新高,收购价为2713.85元/吨,从此之后,晚籼稻的价格一直呈下滑趋势。中晚籼稻由于水分偏高,不适合做储备粮,同时也是南方人的主要口粮。所以一直以来大米加工企业在中晚籼稻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由于大米走货持续缓慢,“稻强米弱”现象比较严重,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开工积极性降低。尽管目前是中晚籼稻收购最佳时期,但收购主体热情不高,谨慎入市,价格也稳中偏弱。   影响今年中晚籼稻收购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进口米的影响。今年低价的越南米持续影响我国籼米市场,导致我国籼米走货缓慢。据了解,由于国庆刚过,越南米进来的仍然偏少,市场基本都是在消耗库存。云南昆明市场籼米的走货,越南的优质米比安徽丰两优大米走货偏好。目前昆明市场安徽丰两优大米批发价2.15元/斤,而越南的优质大米批发价为1.92-1.93元/斤。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