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知识 食用调和油是怎样调成的
2012-10-23
      一款名为橄榄调和油的食用油,在其配料说明中,橄榄油却排在菜籽油、大豆油之后,并非最主要的成分。记者采访发现,由于缺少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只在瓶体包装上写明了成分,却并未标注各成分所占的比例,只以所含“身价”最高的油来命名食用调和油,成为行业中普遍现象。   记者在超市食用油货架上看到,橄榄调和油、深海鱼油调和油、坚果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等名目繁多、价格不一的食用调和油让人眼花缭乱。记者随手拿起一款5L装的花生调和油,其配料表标注信息显示,配料为:大豆油、花生油和芝麻油。   根据国家相关食品包装要求,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增减顺序在标签上一一排列,那么此款调和油中应为大豆油成分加入量最多,其次为花生油和芝麻油,但是该款油却被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   通过比较价格,也可以看出一点名堂。超市中5L纯花生油价格要115元,而5L纯大豆油价格仅为62元,纯大豆油更接近上述5L装花生调和油68元的价格。不仅此一款花生调和油,在超市售卖的大多数食用调和油的配料表标注上,只能查询到配料油的名称,而每种配料油的比例则均未标注。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现有规定,如果食用油是使用单一原料加工而成,以原料名称命名,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这类油种不允许调和其他的油种。而调和油则完全不同,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质按比例调配成的。根据目前的标准,企业只需将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品在标签中显示,所占比例并不做标识要求,这直接导致调和油的命名随意性比较大,几种油混合在一起,往往是哪种油身价高就用哪种油命名,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   “调和油的成分配比在食用油界一直讳莫如深,从而导致调和油市场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从事食用油生产的业内人士王金水认为,造成目前行业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调和油标准缺失。   王金水告诉记者,我国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到目前已经争议了7年多还未出台,争议主要是在冠名问题上。   记者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方网站上看到,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当以某种或某类原料成品油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种或该类原料成品油的实际含量,且文字和数字的大小高度不得小于1.8mm;食用调和油的标签中应标注产品的质量等级,未标注质量等级将按不合格判定。   “据我了解,这个国标的最终稿已经由各部委通过,正在等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王金水说。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