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新闻 食用油累计跌幅较大 下跌动能减弱 |
2012-10-23 |
CBOT大豆(4790,2.00,0.04%)止跌反弹,主要是市场出现逢低承接和技术性买盘,技术面看,下周CBOT大豆仍有小幅反弹空间,但美豆类自身基本面缺乏实质利多,未来一周,行情将以震荡筑底为主。连盘豆油(9304,28.00,0.30%)先抑后扬,价格重心与上周基本持平,资金继续向1305合约转移,技术面看,下周仍有反弹空间,不过基本面和信息面均不支持持续反弹,反弹力度和空间有限,行情以震荡为主,操作上建议逢高平多,观望或逢低短多。
国内豆油现货价格重心继续下移,不过因前期累计跌幅较大,向下动能减弱,有少量资金开始入市抄底,部分地区价格开始反弹。但终端需求仍然疲软,小包装油价格下降。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为9100~930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东北内陆地区为9200~9750元/吨,下跌100~200元/吨;河南油厂报价9250~9400元/吨,下跌0~50元/吨。
由于油厂库存偏大,终端市场需求疲软,贸易商仍多观望,整体购销形势仍然不乐观,未来一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虽然随期盘出现反弹,但多有价无市,未来行情将有反复。
利空因素:一是国庆节以来,部分品牌小包装油价连续3次下调,累计下跌8%左右,说明油厂对后市不乐观;二是目前国内植物油库存同比大增,四季度进口也未放缓,而国内消费不旺,将抑制做多热情;三是美国农业部将美豆产量由此前预期的7169万吨上调到7784万吨,幅度接近9%,预示未来几个月大豆供给偏紧状况将改善;四是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下降600元/吨以上,明年南美大豆的预售成本更落至4300元/吨左右,进口大豆对豆油的成本支撑减弱。利多因素:一是明年2月底前,国际市场大豆仍主要依赖于美豆,这将增加美豆的溢价效应;二是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国内豆油现货价格累计下跌10%左右,加之前期CBOT盘大豆创历史新高时,国内豆油涨幅远小于国际市场,因此,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均有技术反弹需求。
本周,郑商所菜油(9974,26.00,0.26%)1301合约随豆油先抑后扬,窄幅震荡,价格重心与上周基本持平,技术面看,未来两周菜油1301合约仍以弱势震荡为主,操作上建议观望。没有政策支撑,相关油品价格走弱,带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继续下跌,市场交易仍较清淡。长江中下游产区四级菜油主流价格为10800~111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
四季度国内四级菜油价格仍以弱为主。一是目前国内菜油与豆油、棕榈油(7298,76.00,1.05%)的价差均处于历史高位,菜油处于竞价劣势;二是国内植物油终端需求疲弱,菜油也难幸免;三是目前港口四级菜油价格在10600元/吨左右,与长江中游主流价格相比仍有优势,
而我国订购的油菜籽数量较多,未来数月油菜籽到货量将会处于高位,国内菜油价格必将受到进口菜籽和菜油的冲击。
本周,冬菜籽局地小榨厂零散收购价在2.6~2.8元/斤之间。春菜籽价稳定在2.45~2.55元/斤,青海、甘肃、新疆交易稀疏,仍然以小厂收购为主;内蒙古呼盟地区菜籽价格稳定在2.45元/斤,日外运量在700吨上下。
本周,马盘窄幅横盘,连盘棕榈油在见两年内新低后随豆油出现反弹,整体价格重心与上周持平,资金向1305合约转移,技术面看,下周仍有反弹空间,但难持续,以震荡为主,操作上建议逢高平多,逢低短多。
国内棕榈油现货价继续下跌,但跌速趋缓。需求没有起色,棕榈油内外价差转为顺差,使进口变得有利可图,部分进口商增加了订购数量,棕榈油港口库存回升。本周,沿海24度棕榈油销售价格集中于6650~6750元/吨,较上周下跌50~100元/吨。
虽然从9月上旬到10月中旬,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累计跌幅均在15%偏上,未来一周有超跌反弹可能,但目前国内外棕榈油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在去库化以前,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仍处于筑底阶段,建议观望,或快进快出锁定利润。
一是全球棕榈油库存创历史纪录,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达到248万吨,比正常水平高45%;印尼库存在300万吨左右,比正常水平高50%。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的棕榈油库存,给棕榈油价格带来压力,抑制马盘反弹空间。
二是棕榈油内外价差理顺,改变过去两年来的倒挂现象,棕榈油进口成本对港口分销价的支撑作用减弱,后期棕榈油进口步伐将加快,港口棕榈油库存将继续处于高位。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