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新闻 济南产食用油元旦亮相 “放心油”项目开始安装
2012-10-26
     作为生活必需品,“粮”与“油”自古以来就在一起,构成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记者发现,无论从生产还是需求,无论从自身出发,还是外地经验来看,济南生产食用...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生活必需品,“粮”与“油”自古以来就在一起,构成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粮油不仅 是最基础的民生产业,还是充满生机的朝阳行业。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开幕,3000余种粮油精品荟萃济南。来自我市的济南民天集团(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德利集团快餐连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参加了展会。与其他省、市、区的产品相比,我市粮食生产加工类产品引人注目、令人驻足。然而,一涉及食用油,虽然几大企业也有相应的产品,但大多是与外地粮油加工企业合作生产经营,相较那些真正独立生产加工而来的产品,少了几分底气。   不过,这一局面很快就会改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要为济南市的老百姓生产放心油。”日前,济南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侯秉山向记者表示,“新年伊始,咱们济南人民就能吃上‘济南造’的食用油。”济南多年来有“粮”无“油”的局面将得以突破。   对比“粮”济南缺少“自产油”   无论在便民惠民方面,还是在产业化的发展上,济南的“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粮油展览会上,不管是民天集团提炼小麦胚胎而精制出来的“麦之胚”,还是金德利集团由23种不同面食产品组成的“小吃荟萃宴”,都可谓大放异彩。参观者感叹其“技艺精良”,品尝者对其赞不绝口,就连专门过来考察的同行也表示“真不简单”.   事实上,这仅仅是我市在粮食加工生产推行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如今,金德利快餐店在全市的经营网点达到170余家,几乎遍布大街小巷。金德利的油条、大包子等一系列产品每天有全市20万人次食用。民天的面粉、馒头、小杂粮等产品,不仅遍布中小市场,还早已走进了各大超市与单位食堂。   然而,相对于“粮”的“大放异彩”,我市的“油”有些“相形见绌”.市场上虽然可以看见出自济南的花生油,但基本都是与外地粮油企业合作,通过或分装或委托加工的方式经营,不仅数量有限,影响力也不够。   相关资料显示,我省是国家油脂加工大省,油脂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全国前三位,从产能到产量都占据约25%-30%的比例。   从单个的企业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大豆油日精炼能力在200吨以上的企业有17家,花生油日产能在200吨以上的企业有13家,玉米油日产能在400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这33家企业,既有益海嘉里、中粮等大集团的子公司,也有培育出“鲁花”、“龙大”、“长寿花”、“西王”等知名品牌的地方企业。但记者通过查询发现,这33家企业主要分布在我省青岛、烟台、临沂、日照、滨州、济宁6个地市,没有一家出自济南。   与“粮”相比,济南缺少自己生产的“一桶油”.   生产“油” 济南已“万事俱备”   “作为市政府管理全市粮食行业的职能部门,济南市粮食局除具有管‘粮’职能外,还肩负着粮油市场监管、军队粮油供应、粮油质量检测、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行业管理等其他和‘油’有关的职能。因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我们有义务也有职责去为济南老百姓生产出自己的放心油。”谈到食用油的生产,侯秉山向记者说。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记者发现,无论从生产还是需求,无论从自身出发,还是外地经验来看,济南生产食用油早已“万事俱备”.   从需求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从1978年到2006年的28年间,我国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增长了4.19倍,并呈持续增长态势。   从原材料来看,一方面我市有着一定数量的油料作物,统计显示,2011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14.61万亩,总产3.08万吨,种植花生21.72万亩,总产5.57万吨,可供给一部分;另一方面,济南的交通优势以及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可方便原材料的“外地采购”.   从生产加工看,金德利集团、民天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济南市军队粮油供应中心等企业和单位,都有着多年与其他企业联营生产食用油的经验。而且,通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单位和企业已具备良好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   从品质监测看,今年以来,市粮食局累计投资220万元配置了一批高精尖粮油质量检测仪器,全面提升了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水平,具备了对原粮、成品粮、油料、油脂、粮油食品、饲料等六大类120个产品,3209个参数的检测能力,检测水平达到了省内同行前列。   从渠道建设看,近几年,在我市大力推行“放心粮油工程”的前提下,已经建成了一批粮油经销的渠道。今年年初以来,市粮食局以市、县骨干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组织放心粮油生产和统一配送,突出放心粮油网点建设,有效地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   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国家和省级“放心粮油企业”10家,新建放心粮油服务网点112家,其中市级以上放心粮油示范店27家,建设区域配送中心3个,配送车辆35台,从业人员近千人。今年,还计划投资600万元新建放心粮油示范店20家,投资400万元用于新上食品加工设备和放心粮油分销中心建设。   从外地经验看,虽然几大知名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品牌就没有机会。   记者调查发现,依托区域内的资源优势或者物流优势,深耕于地方市场,一些地方食用油品牌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从规模到市场占有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江苏“春绿”系列食用油,依托江苏油料大省和近年来粮食物流建设的优势,生产10多种油脂品种及粕类、脂肪酸等副产品。目前,“春绿”系列食用油被评为“国家级放心油”,覆盖苏、鲁、豫、皖等地。   延伸“链” 生产惠民“放心油”   济阳县崔寨镇,济南市第三粮库,这里是我市食用油生产项目的基地所在。食用油的生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关系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那么,我市将如何生产出既能够惠及民生的“放心油”,又能够在市场中迅速扎住脚跟的“高品质油”呢?   对此,侯秉山向记者表示,“做好产业链,从原材料选购到加工生产再到经营销售,确保每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保证‘济南造’食用油的品质。”   提到质量控制,作为该项目的企业负责人,济南民天集团(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市第三粮库主任马云庆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将第三粮库与民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打造出一条集储备、加工、流通于一体的产业链,依托民天公司多年来形成的管理经验和’山东省名牌‘、’山东省着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为济南老百姓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油,绝对不辜负他们多年来对’民天‘这一品牌的信赖。”   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业内人士的认可。中国粮油展期间,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到第三粮库调研时,对拓展粮食经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在民天集团(面粉)有限公司考察时,也表示“民天生产食用油的做法很对,一定要做好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榨油专用生产设备已进入安装阶段。生产车间与仓库等基建工程施工部分,目前地下处理、填土等桩基部分已完工,进入地上框架施工阶段,计划于今年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进行设备调试投入生产运营。   侯秉山表示:“明年1月1日,‘济南造’食用油将正式下线,与济南市老百姓见面。”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