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压榨企业喊亏:又被美农业部坑啦
2012-11-14
    北京时间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再度调高大豆产量估值,使此前市场对于“50年不遇大旱”的悲观预期成为笑谈。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不过,此时的中国压榨企业恐怕有些笑不出来。由于不少企业此前曾高价采购大豆,若遭遇大豆、豆油、豆粕价格三重下跌,行业或出现全面亏损。   昨日(11月13日),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估计,压榨企业加工一吨大豆将亏损约500元,“2004年的大豆风波恐怕又要重演了”。   有期货行业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有操纵数据之嫌,因为其先前的报告“诱导”大量的中国贸易商抢购待涨。   美报告冲击期货市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4年,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波动,不少中国压榨企业高价采购大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部分中国企业的大豆还没运到岸,企业就已支撑不下去,外资趁机廉价收购。   那次导致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农业部,这一次同样如此。   当地时间上周五晚,美国农业部将该国年度大豆产量估值上调至29.71亿蒲式耳,高于市场平均预估的28.92亿蒲式耳。同时,大豆单产和库存的预估值均相应上调。受此影响,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从每蒲式耳1500美分跌到1420美分左右,跌幅逾5%,豆油、豆粕期货价格同样大幅下挫。   而在一个多月前,受美国天气干旱的影响,大豆和豆粕的价格均曾冲到历史高位,其中进口大豆到岸价在5000元/吨以上,目前这个价格为4400元/吨。   对此,高盛表示,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直接影响了投资机构的选择,业内预计大豆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挫。   有期货行业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有操纵数据之嫌,其先前的报告“诱导”大量的中国贸易商抢购待涨,诱发大量的投机行为,特别是多头心理倾向强烈,相信QE3会导致泡沫的投机者开始疯狂抢购大量豆类期货头寸。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也认为,由于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是美国农业部发布,而农产品不像工业品,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中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这也容易给国内的豆油压榨企业造成误判。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