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豆油受利空主导棕油价不容乐观
2012-11-15
    国内油脂市场供应充裕,消费需求也无明显改观,且后期进口大豆及豆油成本大幅下降。利空因素仍主导国内外豆油市场,使其弱势难改,现货价格仍可能震荡下行。近期国内棕榈油价走势不乐观,预计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多因素影响豆油价弱势不改   上周(11月5日~9日),国内豆油现货价格跌幅扩大,沿海多数地区跌至9000元/吨以下。截至上周四,一级豆油出厂价:京津、日照8750~8800元/吨,张家港8800~8850元/吨,宁波9000~9050元/吨,华南沿海8700~880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五下跌250~300元/吨;哈尔滨9350~9450元/吨,下跌150元/吨左右;大连9100元/吨,下跌100元/吨。随着价格不断走低,吸引少量采购,但多数时间购销维持清淡,市场采购信心暂无明显回升。9月份以来,沿海地区豆油价格已累计下跌1300~1500元/吨,目前处于年内最低水平。   国际市场利多因素匮乏,豆类产品期价仍将维持弱势。国内油脂市场供应充裕,消费需求也无明显改观,且后期进口大豆及豆油成本大幅下降。综合来看,利空因素仍主导着国内外豆油市场,使其弱势难改,现货价格近期仍可能震荡下行。   豆粕维持弱势下跌空间有限   上周(11月5日~9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沿海多数地区成交价跌破3800元/吨,至近5个月来最低水平。截至上周四,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价为3750~386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五下跌40~100元/吨,跌幅略有缩小。其中,京津地区成交价3760~3800元/吨,日照3720~3750元/吨,大连3740元/吨左右,江浙地区3800~3860元/吨,华南沿海3760~3800元/吨。部分库存偏低的饲料企业及贸易商逢低补库,上周豆粕市场整体成交状况有所好转,部分地区成交曾一度放量。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效益维持保本或微利,养殖户补栏意愿不高,禽类养殖小幅盈利,存栏有所增加,而水产养殖进入淡季,预计未来1个月养殖业饲料需求总体稳定。同时,9月份以来国内豆粕价格持续走低,已累计下跌700~900元/吨,最高跌幅达20%,市场采购信心严重受挫,目前多选择维持较低库存。总体来看,后期国内豆粕市场需求难有明显改善。   另外,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数量明显增加,且国际大豆市场基本面利多匮乏、上涨乏力,也将给国内豆粕市场带来下跌压力。因此,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仍将维持弱势。但目前大豆压榨亏损严重,部分地区开工率已有所降低,工厂挺价意愿逐渐增强,这将限制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目前,近月船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约4550元/吨,按照目前的四级豆油价格测算,后期豆粕成本价在4000元/吨左右,远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   南方港口棕榈油逼近6000元/吨   上周(11月5日~9日),国内港口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截至上周四,天津港24度棕榈油交货价为6200~6300元/吨,日照港6180~6250元/吨,张家港6200~6250元/吨,广州港6050~610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五下跌150~250元/吨。国内外棕榈油期价震荡整理,买家入市采购依然谨慎,各港口成交整体维持清淡局面。   受食用油监管加强影响,今年国内棕榈油需求严重萎缩,港口库存长期处于历史高位,4月份以来价格不断震荡走低。进入9月份后,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并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同时,美国大豆单产好于预期,季节性供应压力显现。在此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市场棕榈油期价大幅下挫,跌至两年多来低位,国内棕榈油价格跌势也开始加剧,并不断创出年内新低。目前国内棕榈油价格较9月初已累计下跌1700~1750元/吨,较4月初的年内高点下跌2500~2650元/吨,累计跌幅超过30%,已降至2009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集中到港或致棕榈油库存急升   国内棕榈油需求清淡、库存居高不下,仍是压制近期现货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监测显示,上周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已升至76万吨左右,较前一周增加约7万吨,其中广州港库存接近27万吨,天津港库存接近17万吨,张家港库存约10万吨。   9月底以来,由于到港数量较前期明显增加,国内棕榈油库存结束此前长达4个月的连续下降局面,再度趋升。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棕榈油到港量超过53万吨,为今年以来月度进口量次高水平。与往年同期相比,当前库存水平处于高位,去年同期库存为51万吨左右,前年同期仅24万吨左右。   根据船期统计,近两个月我国棕榈油到港量将明显增加,预计11~12月每月到港量均在70万吨左右,远高于今年前9个月月均45.5万吨的到港水平,也高于去年同期129万吨的到港总量。9月份以来,国内棕榈油价格跌幅超过国际市场,长期持续的内外价格倒挂局面得到扭转,国内价格曾一度低于近月船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到港成本,进口效益明显改善,刺激国内进口厂商加大采购力度。另外,新的进口检验政策将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也是造成年底前棕榈油集中到港的重要原因。   随着后期进口棕榈油大量到港,而我国棕榈油消费已进入淡季,国内库存预计将快速攀升。与此同时,10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有可能继续创新高,印尼巨量库存短期内也难以迅速消化,国际市场基本面依然偏空。因此,近期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不乐观,预计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