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稳定食品价格重点是畅流通
2012-11-27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近日应2012中国国际食品酒饮茶博览会组委会之邀做客济南,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入手,解析“稳增长”,还特别提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出口经济已经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四分之一。在世界经济衰退、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欧债危机矛盾突出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势必会出现下行的趋势。”姚景源直言,“如果仅仅将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而忽略自身经济增长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就只能坐以待毙。”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的领导层就已经认识到,像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不能把经济增长的根本点放到外部经济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上。但是“一直以来,在这方面我国缺少实质性的进步和根本性的成就。仍然处于‘发达国家一有病,中国就跟着咳嗽’的困境中。这种压力在对外经济依赖度高的行业和省份尤其明显,今年外贸订单一下降,广州、苏州的小企业就跟着关门正印证了这一点。”姚景源说。   目前出口拉动乏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姚景源将其归结为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这一判断从今年出口受阻产品的特点中可见一斑。   “今年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总体乐观,但传统产品,如纺织品和箱包却受阻严重。”姚景源解释说,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一直走的是依靠低成本,形成低价格,以低价格打天下的路线。但现在这种低端的发展模式却让中国的传统产品出口走进了死胡同,原因在于我国传统产品在低成本上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工资为每月1991元,2012年为每月2240元,这样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使我国在和周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相比失去了竞争优势。“单纯依靠低附加值,没有科技创新的生产方式,大打价格战策略是在固步自封。”   投资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引导经济的走向和发展。而盲目的投资更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带来产能过剩危机。姚景源认为,投资具有双重性,项目在投产建设中确实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一旦完工,作为产品投入市场,就会形成产品供给,一旦需求跟不上供给增长就会形成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就成为钢铁和水泥等基础原材料产品价格继续下滑的推手。   物价是民众感受经济的“温度计”,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姚景源认为,新一轮稳定物价的关键是稳定食品价格,重点是畅流通。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完美对接,考验政府的执政智慧和社会服务能力。“现在农民要会养、会种、会搞科技,还要懂市场、会营销,肩上的担子太重,需要政府和社会行业组织分忧解难,搞好社会分工。”姚景源说,完善流通组织,做大做强流通企业,让行业协会承担起畅通生产和消费间阻碍的责任,降低流通成本,把省下来的钱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才能真正降低成本、稳定物价。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