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棕价差持续缩小短期幅度可能受限 |
2013-1-4 |
棕榈油去库存需要较长时间
元旦前夕,国内豆油价格整体呈现小幅下降态势。截至2012年12月27日,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为8650~9100元/吨,多数地区较前一周五下调50~100元/吨。而受出口改善预期支撑,元旦前夕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走势偏强,带动国内棕榈油价格小幅回升。截至2012年12月27日,主要港口棕榈油分销价为6100~655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五上涨80~100元/吨。
豆、棕油价格走势分化,导致两者之间价差缩小。目前天津和江苏张家港地区一级豆油价格较24度棕榈油高出2400~2550元/吨,价差较前一周末缩小150元/吨,较2012年12月中旬的近几年高点缩小200~250元/吨,但仍远高于2011年年同期1250元/吨的价差水平。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产量快速增长,主产区棕榈油库存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对价格形成明显压制,年内国际市场价格最高跌幅接近40%。为降低库存,主产区下调关税以刺激出口。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2013年1月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降为零,之前为23%;印尼政府也已决定将2013年1月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调降至7.5%,2012年6月份关税为19.5%。市场预期,出口关税的大幅下调将对刺激出口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主产国棕榈油高产期已经过去,将逐渐进入减产周期。此消彼涨之下,主产国库存可能开始下降,2013年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有望低位回升。而2013年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强,供应增加将压制豆类产品价格。
综合来看,2013年棕榈油价格相对于豆油走势偏弱的局面有可能得到扭转,两者之间的价差有望持续缩小。不过,由于气温较低,国内棕榈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需求淡季,且去库存化过程也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国内豆棕价差缩小幅度不宜过分乐观。
需求下滑豆粕可能延续跌势
元旦前夕,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结束2012年11月下旬以来的涨势,再度小幅下跌,华东、华南部分地区成交价降至3900元/吨以下。
截至2012年12月27日,沿海地区43%普遍蛋白豆粕出厂价为3860~4060元/吨,普遍较前一周五下跌40~80元/吨。其中,京津地区出厂价3950~4000元/吨,日照地区3920~3960元/吨,大连地区4060元/吨,江浙地区3900~398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3860~3920元/吨。
元旦前夕,饲料企业及贸易商大多继续观望,豆粕市场成交整体维持清淡局面,仅个别库存不足的企业少量补库。目前,国内豆粕价格较2012年内高点低700元/吨左右,但仍较2011年同期高出1000~1100元/吨,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区间。
目前工厂豆粕库存无压力,且未执行合同数量较多,工厂挺价意愿较强,限制了近期现货价格跌幅。
但春节前的备货期基本结束,随着价格回升至高位区间,将进一步抑制买家采购积极性,豆粕市场需求将继续下滑,对价格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弱化;同时,近期工厂压榨收益略有好转,工厂开工率将逐步恢复,豆粕供应增加也将对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南美天气状况良好,大豆丰产预期强烈,后期国际市场豆价可能继续走弱,豆粕加工成本也将随之降低。按照目前美国1月船期大豆4500元/吨的到港成本、8500元/吨的四级豆油价格测算,豆粕成本在3900元/吨左右,低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市场价格,按照2013年3月南美大豆4350元/吨的到港成本测算,豆粕成本将降至3700元/吨左右。成本下降也将带动豆粕价格不断走低。综合来看,后期豆粕价格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