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贵州粮油食品实现工业化 |
2013-1-6 |
近年来,贵州省部分特色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依托科技创新,产品加工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带动了该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2年前三季度,贵州省食品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29.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47.1%,同比增长41.1%。
2012年9月,贵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药业和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支持一批特色食品产品争创国家名牌,鼓励食品企业争创全国性、区域性名优品牌,并在政策措施、组织保障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意见》的出台为贵州省粮油食品工业提速发展、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安顺市是贵州省油菜籽生产基地,油菜籽种植面积70余万亩,油菜籽产量达10余万吨。安顺市广源绿色油脂公司依托科技创新,于2007年开始探索“小榨机饼粕再次提取油脂新工艺技术”,取得了攻关成果,探索出了适应于工厂中试规模操作的技术规程。
“这项技术利用榨油机压榨后得到的菜籽饼粕资源,采用浸出法再次对饼粕中的残留油脂进行提取,同时获得可作为蛋白饲料的菜籽饼粕。”贵州大学教授邱树云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省油脂加工行业技术进步,也缓解了省内缺乏蛋白饲料资源的状况,解决了菜籽饼粕长期用作肥料的资源浪费问题。
据广源绿色油脂公司负责人黄华介绍,2008年,公司就开始边研制边生产,菜粕全部出口到越南。2010年,“小榨机饼粕再次提取油脂新工艺技术”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
目前,公司正着手准备扩建标准化生产车间,除生产4级菜籽油1800吨外,还可生产饼粕蛋白饲料2.7万吨,年总产值可达1.6亿元。
具有30多年种植历史的“小杂粮”薏仁米是兴仁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由于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已达15万亩,涉及农户4万余户。
“兴仁县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薏仁米产业。这就要求加工业必须延伸产业链,提高薏仁米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使薏仁米加工业转型升级。”兴仁县农业局副局长张经皓表示。
2012年8月入驻兴仁县食品工业园区内的贵州华丰薏仁有限公司,2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自主研发的清洁化生产线,标志着“小杂粮”加工生产步入了工业化轨道。据该公司总经理夏召和介绍,该生产线可年产1.2万吨精制薏仁米,提高生产效率30%~40%。
“薏仁米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一直在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现在已经研发出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三大类产品,正将其推向市场。”该公司总工程师杨延宏表示。
据张经皓介绍,目前,全县资产上千万元的薏仁米加工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4家,并已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的运作模式。
2011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兴仁薏仁”地理保护商标,2012年又获得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