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食肆食用油不合格 |
2013-1-9 |
佛山食品安全网公布了《2012年佛山市餐饮服务环节食用油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在抽检的106份食用油中,有6份食用油样品不合格,抽检合格率为94.3%。不合格的项目分别为酸值、过氧化值以及黄曲霉素B1超标。
在曝光的不合格产品名单中,禅城、南海以及三水共有六家餐饮单位食用油抽检不合格,其中三水区3家,全部为棕榈油质量不合格。另外,禅城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单位中,还有一间是著名连锁餐饮品牌粥家庄分店。
不合格样品 半数为“三无产品”
根据《2012年佛山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方案》的安排,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各区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食用油专项监督抽检。昨日,佛山食品安全网通报,本次共在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抽检食用油106份,其中禅城区32份,南海区30份,高明区24份,三水区20份,结果合格率为94.3%,6家餐饮单位送检的食用油样品不合格。
记者了解到,本次行动抽检了棕榈油和花生油等食用油品种,通过检测酸值、过氧化值、铅、总砷、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等指标,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6份不合格食用油中,有4份酸值超标,1份过氧化值超标,1份黄曲霉毒素B1超标。
记者查看不合格产品名单发现,6份不合格食用油中,有3份在三水区餐饮单位抽检的棕榈油样品均为无规格、无生产单位、无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占不合格样品数量的一半。另外,所有棕榈油抽检样品的不合格指标均为酸值超标。在六家被曝光的餐饮单位中,还包括了佛山市民比较喜爱的著名连锁餐饮单位粥家庄的分店。
提醒:尽量别买散装食用油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郑荣兰表示,对于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单位,已处以罚款和责令整改。“对于生产厂家明确的食用油样品,已通报市质监局,追查生产厂家同一批次的食用油产品是否也存在不合格现象,并追查其流向。”至于“三无产品”这类来源不明的食用油,相关人员表示,不排除是属于私人生产的鲜榨油。
“酸值和过氧化值超标可能是食用油超过了保质期或者贮存方法不当导致的,也有可能食用油本身的品质有问题。”郑荣兰还说,在这些不合格的指标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危害更为严重。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常见于霉变的花生中,长期使用会增加人体癌变的风险。“如果花生油的原料不合格,则可能导致成品黄曲霉毒素超标。”
郑荣兰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关法律对私人生产的鲜榨食用油进行明确管理。考虑到原材料质量的参差不齐,市民应尽量不要购买市面小作坊的鲜榨散装食用油。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