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稳中趋暖 |
2013-1-11 |
12月份,基本面因素继续主导市场,USDA发布中性月度供需报告;棕榈油生产进入低水平周期,棕榈油库存进入峰值后开始去库存;国内植物油市场进入双节前备货期,现货需求有所好转,但国内植物油高库存抑制贸易商补货热情,国内植物油现货市场呈区间震荡,交投谨慎格局。
一、宏观面有惊无险基本面仍主导市场
12月份,圣诞节之前美联储(FED)祭出的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QE4),没有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大礼包”,相反,贵金属和石油等大腕级品种更是以"下跌"应对,中国期市亦无例外地淡然处之。除了市场已经提前消化QE4推出的预期外,美国连续第四轮的货币放水已经令市场产生抗体,而聚集更多不确定性的“中国需求”则更令投资者侧目。
此外,12月份美国财政“坠崖”开始读秒,同时“债务上限”也于2012年最后一天触顶。
元旦期间,虽然白宫与国会达成增税协定,美国财政悬崖僵局看似暂告一段落,带动美国以及亚洲股市上涨,缓和了此前市场风声鹤唳的气氛,但是“悬崖勒马”,危机仍潜伏。未来几个月,由主权债务引发危机,仍可是引发系统风险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二、进入双节需求旺委豆油强势震荡运行
12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如上期月报所预期,行情止涨横盘,整体以弱势震荡为主,由于双节前精炼厂和下游贸易商备货需求下,市场购销情况较上月有所好转,但在高库存压力下,中间环节采购态度仍较谨慎。
2013年1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震荡运行,价格重心上移,市场心理好转,油粕关系由前期的粕强油弱,转化为油强粕弱。操作上可逢低增加囤货量,逢高尽快出,锁定利润。但在CBOT盘大豆期盘回落到1200美分/蒲式耳之前,一切上涨只可看成下跌中的反弹,并不是拐点出现。利空因素:一是相对目前国内植物油终端消费情况,明显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国内植物油高库存的局面在未来一个月难改变。二是机构继续上调明年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同时预期美国农业部将在2013年1月供需报告中上调美豆产量,南美大豆上市前供给偏紧程度可能弱于此前预期,而南美大幅增产预期奠定了中期弱势基调。三是从船期来看,未来四到五个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整体呈震荡下行的态势,原料成本下降也不利于豆油价格。利多因素:一是国内植物油市场进入春节前的备货旺季,植物油需求阶段性的增加,有利于缓解油厂库存压力。二是从过去五年来看,有四年在春节前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市场心理好转,有可能加强中间环节的蓄水能力。三是棕榈油主产国进入传统的生产淡季,后期库存有可能下降,促使棕榈油价格上涨并带动豆油价格。
三、比价劣势成本下降菜油价格弱势横盘
12月份,由于国内植物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在去库存化之前,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将受压制,替代消费作用下,菜油价格受连累,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如预期震荡筑底。同时,由于国内菜油和豆油的价差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菜油处于竞价劣势,菜油现货需求仍然不畅。此外,28日菜籽和菜粕期货合约终于在郑商所上市,从目前菜籽和菜粕期价来看,菜油期价明显偏低,出现套利机会。
2013年1月份,国内菜油期价震荡运行,重心上移,国内菜油现货价格将较为混乱,国产菜油报价居高不下,有价无市,进口菜油和进口菜籽压榨菜油价格环比下降,并倒流菜油主产区,拉低国内菜油平均价。利空因素:一是国内菜油和豆油的价差仍在历史高位水平,处竞价劣势,菜油需求仍将较疲软。二是进口菜籽和菜油到港成本环比下降,且后期到港菜籽和菜油数量增加,不利于国内菜油整体价格。三是高库存压力下,国内豆油、棕榈油行情反复的可能性较大,菜油价格将随之波动。利多因素:一是目前港口和厂家多数菜油库存有限,预售合同较多,继续梃价心态明显。二是出于对菜籽(油)临储政策继续实施的预期,一些套利资金陆续进入期市做多,推动期价菜油价格,并传递到现货。三是市场进入年春节前的植物油需求旺季,有利于菜油需求。
四、棕榈油库存过峰值并进入低生产周期
12月份,主产国棕榈油生产进入淡季,棕榈油实际产量环比下降,市场做空动力将受到抑制,马盘棕榈油期价应声上涨。不过,由于国内部分企业加快将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向国内转移,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将进一步上升,压制中间环节的采购热情和行情反弹幅度。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如预期反复震荡筑底,价格重心与上月基本持平。
2013年1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震荡向上,操作上可逢低补货。利空因素:一是近期装运棕榈油步伐较快,主要是企业将海外棕榈油库存转移到国内,推动港口库存显著上升,高库存将抑制贸易商采购热情。二是全球经济并未好转,国际市场棕榈油实际需求仍然不旺,去库存化需要时间。利多因素:一是根据往年规律,东南亚棕榈油生产进入的低生产周期,主国生产国库存有下降的可能,马盘信息面由空转多,价格已见底并开始震荡上行,促使棕榈油进口成本将随之向上。二是市场进入春节前需求旺季,从过去五年来看,国内植物油价格出现上涨行情的可能性较大,这也会带动棕榈油价格。三是当前国内外市场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均处于历史高位,棕榈油库存已在峰值,后期将逐步下降,豆油和棕榈油之间存在套利空间,资金将在连盘做多棕榈油,并传递到现货市场。
五、进口增加库存上升植物油后期供给充足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92万吨,同比增长25.6%,相比今年10月为90万吨,去年同期为67万吨。1-11月,我国进口累计量为733万吨,同比增长25.0%。加上进口大豆同比增加折豆油96万吨,今年1-11月我国植物油供给量同比增加243万吨。虽然在春节前植物油备货期,需求有望阶段性增加,国内植物油库存峰值将渡过,但植物油的工业需求并未好转,去库存化仍需时间,大量的库存必将压制植物油的反弹空间。
综上所述,2013年1月份,春节前备货需求,棕榈油生产国进入低水平生产周期,均使市场心理转强,推动国内植物油价格重心上移。但国内植物油高库存消化仍需时日,南美大豆的增产也压制中期行情。因此,仍以区间震荡思维为主,操作上建议逢低买入,快进快出及时锁定利润。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