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远超石油 |
2013-6-6 |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日前在中储粮东莞工厂开放日活动上表示,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为65%,价格的上下波动反映出中国食用油市场与国际原料市场的高度联动。
“中国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远远比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要厉害。”王庆荣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是50%,但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5%。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天吃到的油中,有65%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据王庆荣分析,今年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丰收,大豆油国内一级油的价格从每吨9500元降到了7500元,包括中储粮、金龙鱼、福临门在内的国内食用油企业随即先后调低大豆油和调和油的售价,这也部分反映出国外大豆生产对国外食用油价格的影响。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粮食(含大豆)802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5838万吨。王庆荣表示,目前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的大豆总产量约为1300万~1400万吨,即进口大豆总量是国产大豆的四倍多。而且,国内大豆产量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王庆荣分析说,我国的小麦和稻谷基本满足自给,缺口主要体现在大豆和油菜籽上。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用大量的耕地从事菜籽等生产,可能会影响到主粮的种植。“由于我们有大量的储备,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他说。
中储粮全称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是国资委直辖的央企,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2011年,中储粮正式涉足食用油终端消费市场,推出“金鼎”等多个品类食用油产品。由于其身份特殊,此举也被舆论解读为将肩负起宏观调控的使命。
王庆荣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中储粮坚决执行政府的指令,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的稳定。他说,中储粮现在计划将生产基地覆盖全国,同时希望建立一个能让消费者步行15分钟就可以购买到中储粮食用油的销售网络。他认为,要完成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必须增加市场话语权,不仅要从资源上保障,而且还要从渠道上保障。
食用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维系民生的“金色血脉”。2012年,益海嘉里金龙鱼、中粮、鲁花的市场销售份额排名靠前。王庆荣称,中储粮2012年完成了15万吨食用油的销量,市场占有率达到2.5%,跻身全国前八名,并完成4万家网点的布置任务。王庆荣此次还对外宣布了最新的战略计划:未来5年,以每年50%的速度发展,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占有率从现有的2.5%升到10%~15%,2017年达到150万吨的销量,跻身市场前三。
王庆荣说,中储粮食用油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起到了“价格标杆”的作用。此前的2012年8月,中储粮高调地公布其调和油产品配方的举措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公开配方的同时等于公开了成本,中储粮的举措被指揭开了食用油业内的潜规则。王庆荣对此表示,以往调和油往往被冠以昂贵的原料名称,而主要提供有益健康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却主要是大豆油和菜籽油。
据了解,此次开放参观的中储粮东莞工厂占地面积300余亩,年总油脂加工量85万吨,年大豆加工量100万吨,油脂储罐50个,总储存量超过30万吨,拥有全国最大的发油平台。作为中储粮在华南地区的重要油脂油料加工基地,东莞工厂除了生产食用油产品外,还承担储备轮换、市场稳定供应等宏观调控任务。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