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的调和油原料比例有“讲究” |
2013-12-10 |
橄榄调和油、鱼油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眼下,调和油被冠上的头衔越来越高端,消费者一看,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原料,却往往只标成分不标配比,叫得最响亮的成分甚至排在了最后。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昨天,市民周晓琴想为家里老人换上更健康一点的食用油。在超市,她拿起一品牌深海鱼油调和油查看,配料上依次写着: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深海鱼油、稻米油、芝麻油、橄榄油、亚麻籽油。“找了半天,深海鱼油排在倒数几位啊!”深海鱼油到底含量有多少,不清楚。
对比价格,调和油的价格与同类的“纯”食用油,价格相差一倍甚至数倍。中商平价粮油买手介绍,现在居民用调和油的很多,在超市,调和油占到三成。
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注主要成分信息,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记者在多家超市查看大量调和油配料表发现,多数食用调和油是以最廉价的大豆油、菜籽油作为基础油品,再辅以花生油、芝麻油、鱼油、山茶籽油等调和而成,而作为辅助的这些高端油种往往被冠名到产品名称中。
“橄榄油、山茶籽油、深海鱼油等油品属于高端油种,用它们来命名调和油更有吸引力。”湖北一家粮油企业销售陈经理说,国家对调和油比例没有标准,而大豆油等油品价格又比较低廉,厂家难免会在“调和”上做文章。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就开始着手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并多次征求专家和企业意见。但8年过去了,调和油国标仍然处于难产中。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调和油时最好查看配料表,如果冠名的油种排名太靠后,价格又不菲,这款调和油买来就不划算了。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