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一周简析:大豆缺乏实体需求 |
2012-2-8 |
小麦:普麦现货维持平稳 强麦期货稳步走高
本周(1月30日-2月3日)国内小麦市场维持清冷态势,尚未过农历十五,小麦仓储、贸易及面粉企业全面开展经营业务的不多,行情稳定,交易低迷。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尽管今年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的是农业科技方面,但在文件中,又一次提出,要完善农产品(11.03,0.00,0.00%)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步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这无疑给市场释放出一个显著的信号,2012年小麦行情将在政策托底之下继续走高,但整体幅度和速度将明显放缓。
期货市场在春节长假后开市的第一周也表现出对上述政策的积极反应。三大谷物品种的1209合约均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强麦主力1209合约累计涨幅达3.2%。除了政策的影响因素外,尚有三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强麦期货的“开门红”行情:一是国际小麦行情受美加春旱、黑海地区严寒天气及俄罗斯出口限制给等因素影响,自一月中旬开始就缓步走高,美元指数震荡向下也助推了国际小麦的行情;二是春节长假过后随着企业运转恢复正常,对面粉消费将有明显放大,现货市场行情或有提升;三是从近几年强麦指数走势来看,春节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期上扬态势,资金炒作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但是,强麦上扬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因为从供需基本面上来看,我国普通小麦供应稳定充裕,加工贸易企业对小麦需求短期内或有提升亦属正常,优质麦价格平稳,进口小麦到货量大且价格有优势;冬麦产区气候相对正常,尽管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但由于冬前底墒良好,目前并未对越冬农作物形成影响,加上越冬期小麦需水量较少,苗情整体好于常年水平。从政策宏观面上看,粮食流通管理政策并未出现大的变化,金融政策也未有大调整,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物价总水平稳中有落。交易量的增减及国际小麦行情的走势也都会影响到国内小麦期货行情。综合来看,一周内强麦期货主力1209合约突破2700元/吨的难度不小,维持在2550元-2650元/吨区间震荡可能性较大。
预计元宵节后随着各地生产供应恢复正常、面粉集团消费逐步提升,但由于产区多数收储企业还贷压力较大,出库意愿强烈,行情或有小幅波动,而对于销区,在麸皮行情保持稳定、玉米价格稳中略涨的背景下,小麦或有小幅走高。
玉米: 现货销售停滞 市场购销冷清
本周(1月30日-2月3日)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略涨。东北产区各地玉米收购活动陆续恢复,农户卖粮热情不足,部分地区价格上涨;华北产区用粮企业春节以消耗为主,节后需求强劲,竞相收购,价格坚挺上行;南方销区用粮企业节前备货充足,玉米价格整体较为稳定;港口地区现阶段属有价无市状况,原因是产区还未完全恢复购销活动。预计正月十五以后农民才将陆续售粮,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稳中坚挺。
春节虽过,但对于农户来说,元宵节之后才算过了年关。目前,产区的农民依然享受着过年的气氛,对于家中存粮的销售并没有很大的热情。不少深加工企业已经开工,采购工作陆续恢复,但采购量并不大,主要是因为深加工企业年前都有备库,支撑到3月上旬没有问题。在目前市场上供应量不大的情况下,加价收购玉米的深加工企业很少。另外,由于年前国储收购活动的开展,年后市场关注焦点还是在春节后的国储收购上,而国储收购具体对市场有何影响,还需拭目以待。
华北地区本周现货销售量并不多,但呈日增状态。和东北产区一样,华北黄淮产区的销售活动也会在元宵节之后才逐步启动。和往年相比,华北地区的售粮进度有所推后,主要原因是受前期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水分偏高、质量偏低。这也同样导致了华北地区粮源在基层较为集中,如果后期集中上市,这对于玉米价格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港口方面,北方港口春节后报价较节前小涨,涨幅20元/吨左右,主要原因是产区销售活动清冷导致集港粮源不多,再加上港口库存消耗,后期市场看涨心态较强。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也有所上涨,主要原因还是需求和供应的不平衡。
春节前,铁路运力紧张,虽南方销区用粮企业有合同粮,但交通物流不给力,只能在春节后发运。本周南方销区玉米到货量呈增加态势,正因于此。同时,一些有库存量的企业,为应对后期玉米价格上涨,本周也有一些采购活动。
期货方面,春节长假期间国际盘面上涨,国内市场看涨预期强烈,本周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快速上扬。本周连续的上涨释放了春节期间外盘上涨的能量,预计短期内,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出现回调或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2320元/吨是一个较为理性的回归点。
综合来看,下周一元宵将至,元宵节过后,农民的售粮活动将逐渐展开,玉米供应量也将开始增加,这将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力。另外,国储的入市和用粮企业的采购补库则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结合供需,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持稳中坚挺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稻米:长假过后市场稳定 托市收购稳步提价
本周(1月30日-2月3日),国内稻米市场整体保持稳定。中晚籼稻收购价格维持高位,加工企业陆续开始恢复生产;东北粳稻市场收购国有企业占比继续扩大,价格与节前持平。国家大幅提高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粳籼价差首次缩小。
据国粮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中晚籼稻2206.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048.3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8%。虽然由于春节的关系,近两期新增收购量出现大幅缩减,但是总体收购进度仍然远超上一年度,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95.6万吨,同比增幅达29%。春节长假过后,大米加工企业逐渐开始恢复生产,预计随着开工率的提高,原粮收购市场活跃程度将有所提升。本周收购价格较节前持平,其中江西地区三等普通中晚稻收购价为1.30—1.33元/斤,黄华粘为1.46—1.48元/斤,湖南地区三等普通稻1.31元/斤,高档优质稻1.43元/斤,
据国粮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粳稻2299.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434.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2%。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00.9万吨,增幅达43.9%。近两期统计新增收购量出现大幅度下滑,主要源于春节放假的关系。由于北方农村地区习惯以正月十五作为春节结束的日子,目前市场的购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预计从下周开始,收购市场将开始逐渐活跃。
春节期间,国内大米市场整体运行稳定,价格保持平稳。春节过后,各地大米价格出现小幅波动,福州大米市场东北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较节前下降40元/吨;安徽中籼米批发价3860元/吨,较节前上涨20元/吨。南京下关市场特等苏皖粳米批发价4240元/吨,比节前下降20元/吨;标一苏皖粳米3900元/吨,比节前下降60元/吨;东北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与节前持平;杂交大米批发价3760元/吨,比节前上涨20元/吨。
2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稻谷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所定价格基本接近或者略超当前市场实际收购价。当前国内CPI虽已出现拐点,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如果定价偏高,不利于抑制通胀;如果定价偏低,又不能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因此,提价至目前市场的实际价格附近,既稳定了市场预期,又起到了保证粮食生产和市场平稳运行的双重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稻谷市场长假过后市场尚未完全复苏,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加工企业节后开工率上升将支撑原粮价格的上涨,南方采购行情或将提振粳稻价格。长假结束后,工厂学校的集团采购将继续支撑大米消费,后期价格有望在目前基础上出现小幅上涨。
大豆:缺乏实体需求 美豆宽幅震荡
(1月30日-2月3日),南美大豆主产区继续出现降水,南美减产预期消化中,欧洲小麦冻害忧虑,拉动农产品期价上涨,中国长假令美豆出口需求疲软,美豆期价高位宽幅震荡。连豆大幅拉升,大豆到港成本环比下降,港口分销价环比上涨,国内油粕价格涨幅小于外盘,大豆压榨收益下降。国内市场仍处于长假期间,大豆购销尚未正式展开。
本周,宏观面偏多,本周公布的全球各主要经济体1月PMI数据及美国失业率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春节长假期间欧债危机取得的进展令市场乐观情绪升温,FED关于维持低利率至2014年底的言论令欧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延续近期的震荡走低走势,全球股市、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反弹。
本周美豆基本面上多空交集。利多方面,一是以油世界为代表的各大机构纷纷调减南美大豆和玉米产量预估。二是受冻害忧虑影响,欧洲小麦期价大幅上涨并创出今年新高,形成小麦拉动玉米,玉米联动大豆的连锁反应,谷物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令大豆在周初大幅回调后展开反弹。三是市场传言南美早期收割大豆存在质量问题,令美豆出口竞争力增强。利空方面,一是南美大豆产区持续有效的降水令干旱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开花灌浆期的大豆生长,2008/2009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大幅下降的现象今年难以再现。二是市场预期当期的高价格将继续激励美国农民在今春放弃休耕计划,进一步扩大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三是出口数据继续验证疲软的美豆出口需求。截至1月26日当周,美豆出口检验量为112.89万吨,环比上升但同比仍下降。截至1月26日当周,美豆本年度出口量为30.8万吨,低于市场预期且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显示节日期间中国需求减少成为现实。
本周美盘资金面数据维持偏多基调,根据CFTC交易商持仓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月24日当周,CBOT市场基金持有的大豆净多头寸环比继续增加,豆油、豆粕虽然维持净空头寸,但豆油净空头寸均出现环比增加,豆粕净空头寸有所减少。基金对豆类品种的投资态度分化,大豆、豆粕资金面偏多而豆油相对偏空。同时,本周CBOT市场大豆持仓在上涨过程中出现环比上升,说明多头增仓意愿较强。
技术面看,截至周五下午,美豆指数最新报价为1223美分/蒲式耳,周跌幅为0.20%。本周美豆指数宽幅震荡,呈探底回升走势,技术指标显示期价上行至1230美分/蒲式耳一线存在较大的阻力,上行空间受限,或将在1200-1240美分/蒲式耳区间震荡,等待USDA2月供需报告的指引。综合看来,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虽然开局良好,但节日对数据的扭曲较大,从原油消费数据来看,实体经济尚未回暖,后期整体形势仍存变数,市场对反弹不宜过分乐观。美豆目前的期价已经包含了对南美大豆减产的升水,预计USDA2月供需报告将温和调减阿根廷及巴西大豆产量,同时鉴于美豆出口疲软,中国进口量也会被调减,报告总体利多程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因此宏观面、基本面均不支持美豆期价继续大幅上涨,随着后期南美天气持续改善,南美新豆大批量上市,欧洲冻害炒作告一段落,市场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操作上建议1230美分/蒲式耳附近空单可以轻仓介入。
本周,连豆期价本周大幅上涨,连豆一指数周涨幅1.50%,本周涨幅大于外盘,在春节长假后,内盘出现了明显的补涨行情,持仓量大幅上升,显示做多资金的积极态度。本周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为3860-3900元/吨,较节前大幅下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900-3950元/吨,较节前大幅上升。本周国内油粕现货价格较节前明显上涨,但涨幅不及外盘,综合导致进口大豆初榨收益环比下降,亏损程度加大。由于美豆期价涨幅大于内盘油粕价格涨幅,近月船期大豆压榨亏损幅度加大,油厂外盘点价的动力下降,内盘油粕套保压力相应下降。本周东北主产区仍处于春节长假期间,国产大豆购销尚未正式展开。
国内宏观面上,1月制造业PMI数据好于预期且在50分水岭上方,说明制造业仍处于扩张阶段,货币政策短期放松的必要性减小,存准率下调或将延后。由于1月节日期间农副产品价格涨幅较大,预计1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或令央行在货币政策放松方面持谨慎态度,抑制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
技术面看,连豆一指数本周收盘价4398元/吨。预计下周连豆一指数将在本周价格运行区间内震荡,价格运行区间4250-4430元/吨,建议投资者区间内波段操作,区间上沿逢高轻仓沽空。
本周,国内豆粕期货价格震荡上行,连豆粕指数周涨幅0.79%,持仓环比大幅增加,多头资金增仓意愿强烈。本周豆粕现货市场价格跟随期价走强,周五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000-3040元/吨,较节前上涨40-70元/吨。由于大部分饲料养殖企业尚在长假中,对行情观望较多,豆粕实际成交量不大。春节消费高峰已过,生猪类价格持续回落,对豆粕价格利空。根据搜猪网报道,1月13日全国出栏肉猪均价为17.07元/公斤,较节前下跌2.01%;猪肉价格下跌至26.6元/公斤,较节前下跌2.78%;仔猪价格涨至31.54元公斤,较节前上涨6.59%;母猪价格较节前上涨,涨幅为0.51%。短期存栏下滑造成豆粕需求减少,仔猪和母猪价格的短期上涨不代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上升,后期仍需观察价格上涨能否持续。利多方面,由于近期原油价格和马盘棕油期价持续回调,豆油期价欲涨乏力,油粕比数值持续下降,导致豆粕在大豆压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加大,支撑油厂对豆粕挺价销售,造成豆粕现货价格阶段性涨幅超出期价涨幅。在当前的价格区间震荡阶段,饲料养殖企业宜采取价格回调买入的策略。
食用油:节日效应市场清淡 外盘带动价格略涨
本周(1月30-2月3日)是春节后第一周,受外盘节日期间走势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均小幅上涨,不过春节效应仍在持续,市场购销处于节日期间的平淡状态。贸易商多在观望,市场心理趋强。
本周,美元指数疲弱,南美大豆产量存在的下调预期,机构炒作美豆对中国出口,均为盘面带来支撑,CBOT豆类商品在周一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后稳步回升,重心基本与上周持平,技术面看,未来两周,美豆类市场维持反弹行情,运行区间上移,不过市场总体仍未摆脱震荡格局,美豆阻力仍在1250美分/蒲式耳。本周,受外盘带动,连豆油震荡区间上移,期价逼近节前高位附近,技术面看,下周仍有向上空间,不过由于目前宏观面及基本面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市场难以出现突破性走势,操作上建议观望。本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稳中略涨,春节效应持续,市场交易清淡,需方多还未入市,油厂出货量均较少。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8900-9050元/吨,较节前上涨0-5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一级豆油价格9000-9200 元/吨,较上周上涨0-100元/吨。河南地区油厂一级豆油报价9150-9200元/吨,与节前基本持平。虽然宏观经济面仍存在不确定性,不过市场心理已转强。预计未来一至两周,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将集中在8950-9250元/吨之间震荡运行,重心上移,需求也将出现短期放大。利多因素:一是南美大豆收获期临近,油世界等几家知名机构下调了大豆产量预期,油世界预计今年巴西大豆产量为7000 万吨,阿根廷为4650 万吨,均比上期报告下调200 万吨。预计美国农业部在2月份供需报告中下调南美大豆产量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宏观方面,尽管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了部分欧元区国家信用等级,但并未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说明市场抗系统风险能力增强。此外,春节期间,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0-0.25%的超低利率至少将维持到2014 年下半年。超低利率将在一定程度抑制美元走强,有利于大宗商品的活跃。三是随着学校开学,餐馆开业,团体需求将逐渐恢复,而多数贸易商因节前不看好行情目前库存较低,未来两存在补充库存的需求。利空因素:一是美国农业部下调美豆出口进度并上调美豆库存数量,而在新季南美大豆上市前,美豆的销售期也就剩两个来月的时间,销售压力将抑制CBOT大豆期价。二是欧债危机的持续,将促使美元走强,从而不利于包括豆类商品在内的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期价。三是年味趋浓,贸易商多陆续开始休市,市场缺乏需求。利空因素:春节后进入传统的植物油消费淡季,在学校开学等集团性消费带来的需求短时增加后,国内豆油需求仍将疲软,现货走势偏弱,期货市场存在逢高做空的力量,未来两至三周内还看不到大的上涨空间,国内贸易商追涨意愿将较弱,不支持国内豆油行情持续向上。不过市场总体在向有利于价格上涨的方向发展,未来三至四周国内豆油价格波动上涨的可能性偏大。
本周,受相关品种走势影响,郑商所菜油1209合约先抑后扬,重心较较节前最后一周基本持平,技术面看,下周菜油1209合约仍在向上通首,操作上建议逢低买多,或跨品种套利,多菜油空豆油或棕榈油。本周,菜油现货价格大体稳定,个别地区出厂报价随盘上调50元,市场主流仍在9800-10000元/吨,与节前基本持平,春节效应持续,厂家普遍未开工,市场总体交投迟滞。预计未来一至两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仍以稳为主,在9800-10000元/吨之间运行,不过报价、询价趋于活跃。利多因素:一是从个体库存上看,部分已经趋紧,节后返工、开学也会带来团体消费增加。二是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到我国CNF价格约600美元/吨,完税成本约4808元/吨,按长江流域菜油和菜粕价格测算,加工进口菜籽亏损约40元/吨左右,企业下调菜油价格意愿不强。利空因素:一是目前国内菜油与豆油、棕榈油之间价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对菜油形成替代消费。二是市场预期今年上半年油菜籽进口将明显增加,每月进口量料高达30万吨,将对国内菜油、菜籽形成冲击。本周,国内菜籽市场节日氛围仍未散去,农户及商贩上货仍多处搁置状态,而油厂也多未开工,收购工作尚未展开,仅少数几个油厂大致以年前价收购。预计未来几周国内菜籽市场仍将延续清淡格局,后期加拿大菜籽进口动态及主产区冬菜籽生长情况,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周,受连盘豆油的带动,在马盘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连盘棕榈油1209合约先抑后扬,重心与节前最后一周基本持平,技术面看,未来两周仍是连强马弱,操作上建议观望,或多菜油空棕榈油套利。本周,受期盘带动,国内港口棕榈油价格小幅回升,24度棕榈油价格集中于7650-7950元/吨,较节前最后一周上涨0-50元/吨。市场购销仍然冷清,港口棕榈油库存进一步上升,总量达到75 万吨,再创近期新高。预计未来一至两周,在成本支持、需求不旺、库存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仍将在当前价位横盘,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将集中在7650-8000元/吨之间运行。利空因素,一是目前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接近75 万吨,再创近期新高接近,接近三年来高点,港口过高的库存需要消化,是制约价格反弹空间的主要因素。二是目前处于棕榈油需求淡季,在未来一个月内贸易商增加库存和追涨的意愿都不强,这也不持续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上。三是全球棕榈油市场总体表现为需求平淡,市场预计1 月末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仍超过200 万吨,与12 月末的204 万吨大体持平。利多因素:一是目前棕榈油进口成本与港口分销价倒挂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进口成本将对港口棕榈油分销价形成支撑。二是由于马来西亚棕榈油主产区大雨,种植商认为1 月份毛棕榈油产量将比上月下降10%以上,按照往年规律,2 月份毛棕榈油产量也会处于低谷,这将利多马盘期价并传递国内市场。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交易价格表(1月30日-2月3日);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本期平均价 上期平均价 本期与上期比
白小麦(普通) 3 2060 2060 0.00%
黄玉米 2 2220 2200 0.91%
粳米 标一 3920 3920 0.00%
早籼米 标一 3660 3660 0.00%
大豆(油脂业) 3 4300 4260 0.94%
豆粕 二级 3050 2990 2.01%
花生仁 2 10040 10000 0.40%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交易价(1月30日-2月3日;单位:元/吨)
品种 等级 本期平均价 上期平均价 比上期 去年平均价 比去年
白小麦(普通) 2 2115.38 2081.25 1.64% 2097.19 0.87%
黄玉米 2 2213.23 2129.00 3.96% 2176.60 1.69%
大豆(油脂业) 3 4075.00 ---- ---- 3982.40 2.33%
花生仁 2 10620.00 ---- ---- 10348.87 2.62%
菜籽油 二级 10150.00 10175.00 -0.24% 10312.07 -1.57%
豆油 一级 9500.00 10000.00 -5.00% 10321.33 -7.95%
花生油 二级 21266.67 24000.00 -11.38% 19608.96 8.46%
粳米 标一 3920.00 ---- ---- 3909.58 0.27%
早籼米 标一 3711.67 3600.00 3.11% 3520.54 5.43%
晚籼米 标一 4075.00 3876.00 5.14% 3820.41 6.67%
以上价格均为卖方火车板交货价格,包装另计。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