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廉价调和油 贴上标签变身“名牌 |
2014-6-17 |
一对急欲暴富的亲兄弟,利用散装劣质食用油充当上好的食用油,贴上知名商标便摇身变成了市面上常见的高端品牌。近日,经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陈氏兄弟被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
2010年,潮汕籍的食用油老板陈创某带着弟弟陈建某抱着大展拳脚的雄心壮志来到广州“淘金”,未料遇到经济衰退的大环境,收入甚微,陈创某很是苦恼。经过一番“调查”和“分析”,陈创某断定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利润,于是他起了歪念,打算购进一些散装食用油来简易加工后再对外销售。
陈创某先是指示陈建某驾驶货车从东莞、佛山等地购买、收集廉价的散装调和油、大豆油,接着两人在本市白云区某仓库内对购进的食用油进行简单的混合勾兑、加温提炼,在没有任何过滤安全卫生措施的情况下直接灌进一辆由货车改装的油罐车内,通过罐体连接的阀门手工进行灌装入瓶,随后贴上某些品牌的商标,即对外销售。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陈创某还以高薪先后雇请多名老乡作为员工,使得后续的加盖、贴标签、入箱等工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箱箱成本非常低的散装油被贴上知名品牌的标签后摇身一变成为“名牌”,被销往广州市多个粮油批发市场,而市场的档主们一般只看价格,并不会对货源多加深究。可是,制假售假,终行不远,很快警察就找到了陈氏兄弟,将其绳之于法。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