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荊門油菜籽收購市場調查 為何三方均稱不賺錢
2014-6-18
    又到夏油收購時。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今年收購形勢不容樂觀,農民、企業、銀行三者均在等待觀望,油菜籽收購成為關注焦點。 遲來的臨儲政策 農民笑臉難開 6月1日,國家臨時存儲菜籽價出台:國標三等油菜籽,挂牌收購價每市斤2.55元,與去年持平。 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石堰村村民徐俊告訴記者,他家共種植18畝油菜,收了4500斤,算是豐年。他說,按2.55元/斤,能賣11475元,其中成本需6000元,能賺5475元,每畝地也就隻賺300多元。 徐俊說,成本包括種子、化肥3000元,油菜機收120元/畝,還有旋耕等費用。“不能算人工,如果請人,基本不掙錢。我們這請一個人的工錢是180元/天。” 在沙洋縣五裡鋪鎮,經紀人劉超拉了一車約2000斤油菜籽准備賣,每斤能賺2分錢的差價。他說,國家對油菜籽實行托市收購始於2009年,當時每斤1.85元,5年漲了7毛錢,跟花生價翻番漲沒法比。劉超認為,“理想的收購價應該在每斤3元左右。” 復雜的市場行情 企業艱難求生 2.55元/斤的托市價,油脂加工企業如何看待?“按目前食用油市場行情,油脂加工企業要想不虧損,油菜籽價格最高隻能收到2元/斤。”環星油脂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衛國說。 近年來,菜籽油價格一直受大豆油價格走勢影響,一般每噸比大豆油貴1000元左右較為適宜。今年國外進口豆油價格在8000元/噸左右,而油菜籽如按2.55元/斤收購,成本達10500元/噸,菜籽油和豆油比價超過2000元,根本沒競爭力。“實際上,很多油脂加工企業靠給中儲糧加工、代儲油脂賺點錢。”許衛國說,“加工費是220元/噸,代儲費是120元/噸。”純粹的市場化收購,企業舉步維艱,基本不賺錢,但不做也不行。 在資金供應方面,“農發行的資金比較及時,基本能夠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許衛國說。 政策的剛性要求 銀行兩手准備 荊門市今年油菜種植面積187萬畝,比上年增加4萬畝,單產335斤/畝,預計總產量3.13億公斤,比上年增產0.2億公斤,畝均增產10斤左右。 如何做好今夏油菜籽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工作?去年,荊門市農發行召開油菜籽收購“銀企座談會”,並將收購企業名單公布,提前審批下劃收購啟動資金。但由於今年的收購政策發生變化,中儲糧荊門直屬庫聲明,今年油脂加工企業收購,要麼做“臨儲收購”,要麼做“市場化收購”,兩者不能交叉,否則取消“臨儲收購”資格。 面對收購政策的變化,荊門市農發行確定收購主體和臨時收儲庫點18個,並備足政策性最低收購價資金12.75億元,讓“錢等油”。對優質企業、龍頭加工企業等市場化收購資金需求,該行還採取“先認定資格、先申報貸款額度、先進行貸款審批”方式,待上級行政策明確后,一邊發放臨儲收購貸款,一邊發放市場化收購貸款,確保不出現收購“空白點”和“賣難問題”。目前,全市已收購小麥5420.52萬公斤、油菜籽909.67萬公斤,全部“錢貨兩清”。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