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内江市隆昌县建立10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 |
2012-2-22 |
为应对当前干旱形势,隆昌县在各主要公路沿线的7个乡镇建立10个试验、示范基地,实施以水稻为主的10万亩粮油高产创建,其中高产示范区4万亩、核心区1万亩,带动和指导大面积开展科技抗旱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强化行政推动。隆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县性会议上多次对抓好工程蓄水、保水及大春备耕和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及早作出安排部署,提前安排各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做好春耕生产和粮油高产创建的实施方案。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县政府就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大春备耕和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并确定了从2月7日开始从沱江抽水3000万方至古宇湖,4月10日前从古宇湖放水确保水稻适时栽插,解决全县15个乡镇(街道)26.5万亩水稻的栽插问题。2月6日,县委书记和县长又带领相关部门和乡镇对沱灌沟渠、提灌站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现场督察,明确了各自职责,确保了沱灌2月7日顺利提水。
同时,县上和各乡镇(街道)在年前就成立了大春备耕和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全面负责高产创建各项工作,各级都将高产创建列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分范围,并落实了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确保了每一环节有人抓好、抓实,全县初步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各级干部和科技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二、及早规划落实。年前,隆昌县农业局就与各乡镇(街道)一道共同研究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开展的具体事宜,将高产创建活动实施范围落实到了村社和农户,具体到了田块,确定在自荣路、邓隆路、付界路、金汤路、山川至县城公路沿线的龙市、山川、云顶、胡家、圣灯、响石等乡镇实施高产创建,其中,在龙市镇开展水稻整体推进活动,在黄家、双凤、迎祥、响石等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开展创建示范,全县总实施面积10万亩,其中,高产示范区4万亩、核心区1万亩。
三、加强宣传培训。隆昌县农业局结合年终总结会等各种会议及时对各乡镇和技术人员传达了省、市科技抗旱和高产创建精神,并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培训和讲解。春节后,省、市抗旱减灾专家组又对全县技术人员进行了科技抗旱和高产创建技术培训,县农业局抽派了百余名科技人员分赴各乡镇、村、社,以院坝会、现场会、分发张贴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及时将科技抗旱技术措施和高产创建实施办法、技术要求、以奖代补政策等传送到农户手中,落实到田边地头;并结合网络、新闻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每一农户及时全面知晓高产创建和科技抗旱技术措施。
四、推广集成技术。在高产创建区域统一田间管理,每个示范区确定1-2个主推品种。技术上重点实施以早播早栽为核心的旱育秧、合理密植、科学管水、配方施肥、中稻氮肥后移、促芽肥前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十大集成技术。在核心示范区还与南京农大和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精确定量栽培、氮肥后置等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带动大面积技术更新和进步。
五、加大保障投入。为了充分调动示范农户实施高产创建的积极性,搞好高产创建乡镇整体推进,加快高产创建推广扩面进程。在一些项目资金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对农业项目资金和加大县级农业进行了预安排,保证高产创建所必须的投入品、物资补助、工作经费。隆昌县还初步确定了省政府奖励的500万元资金使用方案,将重点用于高产创建、科技抗旱和技术推广。
六、创新激励投入机制。隆昌县整合相关农业资金,对高产创建的农户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凡是农业项目需要补助到户的,都重点补助高产创建示范农户;凡是需要培训到户的,都重点培训高产创建示范农户;凡是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都重点在高产创建示范片区实施。高产创建核心区和示范区农户,只要严格按高产创建在机械化耕作、品种选择、育秧方式、规范化栽秧、病虫害综合防治、再生稻促芽肥等各项技术环节进行种植生产的,都采取以奖代补,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补助;对不按技术和时间要求实施的农户,都不给予补助。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