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粮油生产呈现“四新”特点 |
2014-7-7 |
一、政策支持释放新动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油生产。市委将稳定发展提升粮油产业放在"3+5"八大百亿产业之首;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切实抓好2014年小春生产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小春田管暨大春备耕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大春抢栽抢管确保满栽满插的紧急通知》等一列重要文件,加强了对全市粮油生产的组织领导,尤其是在重要农时阶段进行周密部署和详细安排,为全年粮油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技术推广达到新水平
良种良法率进一步提高。围绕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和花生六大主要粮油作物,重点推荐川优6203、中玉335、绵麦367、川芋10号、德油5号和天府19等主导品种50个,其中水稻14个、玉米15个、小麦8个,大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玉米地膜覆盖、小麦药剂拌种、马铃薯脱毒种署等主推技术30余项。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水稻、玉米达100%,科技贡献率达到53%。
三、避旱减灾得到新提升
针对我市“十年久旱”的具体农情,坚持“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指导思想,通过防、避、减结合,非工程性抗旱和工程性抗旱措施并举,加强抗旱能力建设,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等措施提高了我市抗旱避灾效益。今年,我市农业和气象部门联合推出气象为农直通式服务,通过兴办《为农服务专报》、建立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向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短信服务等方式,有效降低了5-6月的夏旱天气影响。在3月份召开的广元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示范推广的“旱地双六尺带状种植技术”获广元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四、科学规划挖掘新潜能
粮食生产按照“4321”的工作思路:即重点发展4种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3个产能区(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河谷走廊区和北部中山生态区),2个产粮大县(苍溪县和剑阁县),1个在建产粮大县(旺苍县)。再次对全市粮食生产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集中连片打造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技术的应用区、创新机制的先行区、高效模式的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1.6万吨,比2013年粮食总产增长19.5%。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