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美豆丰产预期下 国内外价格同跌 |
2014-7-15 |
CBOT盘豆类商品大幅下跌,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回落到春节前的低位,市场购销清淡,不过,随着价格见底部震荡区间下沿,有趋势性资金进场,短期跌势放缓或止跌,但从月线级别看仍有下跌空间。
本周,美国农业部的季度库存报告及种植面积报告的利空作用继续发酵,
CBOT大豆期价继续大幅下跌,技术面看,下周CBOT价格仍有下跌空间,但近月合约不可过于看空,11月合约关注1088美分/蒲式耳支撑位。本周,受CBOT大豆和豆油(6504, 10.00, 0.15%)大跌影响,连盘豆油期价继续向下,回落到春节前位置,技术面看,目前在底部震荡区间的下沿,下周连豆(4340, 25.00, 0.58%)油跌势将放缓,操作上建议平空,逢低短多或观望,从月线看仍有向下空间,不可重仓建趋势性多单。本周,国内豆油现货继续下降,沿海一级豆油出厂价格6350-665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15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一级豆油价格6450-6680 元/吨,较上周下跌100-200元/吨。河南地区油厂一级豆油报价6460-6600元/吨,较上周下跌160-260元/吨。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国内供应充裕,需求持续不足,油厂库存不断增加,是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由于国内植物油供给增整大于需求增速,国内植物油基本面偏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抑制豆油价格反弹空间,在原料价格(CBOT大豆期价)见底之前,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将反复筑底。二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种植面积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和先前种植意向报告数据,加上近期美国大豆产区天气良好,苗情好于去年和近五年平均水平,多家机构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超过一亿吨。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将在7月份报告中上调下年度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而维持本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不变。报告将呈近平远空格局。利多因素有:一是虽美国本年度大豆进口数量创历史纪录,但在新大豆上市前,美国内大豆供给偏紧是事实,因此,CBOT大豆近期合约走势要强于远期合约。同时,短内我国进口大豆的成本仍在高位水平,油厂挺价心理较强。二是从技术面和资金面来来看,CBOT豆油已正在探底,向下空间已不大。CBOT盘大豆和豆粕(3237, 32.00, 1.00%)连续第五周净多单减少而豆油净多单增加,投机资金开始解锁“多粕空油”,资金方向将向有利于豆油价格方向转变。三是《油世界》预计,2014年阿根廷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245万吨,高于上年的115万吨。巴西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310万吨,高于上年的256万吨,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用量将从上年的189万吨增加至223万吨。今年11月份巴西生物柴油掺混率将从目前的6%提高至7%。掺混率每提高1%,每月生物柴油需求量将增加4.5-5万吨。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至今年4月份美国生物柴油消耗的豆油数量达到29.02亿磅(折合131.6万吨),同比大幅增加26.6%。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生物柴油产量大幅增加,将有助于豆油需求。综上所述,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已在底部区间震荡的下沿,向下空间有限,不过在供需基本面偏空的情况下,现货操作思路仍以随用随购为主,逢低可少量囤货并及时锁定利润。
本周,在连豆油的带动下,郑菜油期价继续大幅下跌,技术面看,下周仍以弱为主,空单继续持有,也可空菜油多棕榈油(5700, -16.00, -0.28%)进行对锁。本周,国内菜油现货继续下跌,长江流域四级菜油出厂价格6700-6900元/吨,比上周下降100-200元/吨。华南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6300-6400元/吨,比上周下降100-200元/吨。菜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现货供应充裕,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跌。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7月10日湖北中储将菜粕(2873, 20.00, 0.70%)指导价幅3050元/吨上调到3120元/吨,加之市场认为,进入8月上旬,大型饲料企业采购的加菜粕将消费殆尽,届时国产菜粕将有一波上涨行情,菜粕走强将不利菜油价格。二是今年中储直接将收购款付给农民,掌握代加工企业真实收购数量,进口菜油进入临储可能性较小,今年进口油菜籽(0, -4885.00, -100.00%)数量同比大幅增加,在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进口菜籽压榨企业为降低库存,避免胀缺罐,多采取低价走量的策略。三是本周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国完税成本4123元/吨,按当前四级菜油和菜粕现货价格测算,理论压榨收益为盈利60元/吨左右,收益较上周缩小,但仍正值,成本支撑下降。四是本周ICE菜籽价格在CBOT大豆期价大幅下跌的带动下也出现大幅回落,后期菜籽进口成本将进一步将低。利多因素有:一是四菜和豆油价差缩小,目前华南地区四菜价格已与当地一豆价格基本持平,加之国人对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认知,今年国内菜油消费增速明显高于豆油。二是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菜籽19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47万吨。说明我国国产菜油真实产量远低于前几年的官方数据,有利于国内菜油长线价格。综上所述,国产菜油在政策利多下坚挺,进口菜籽折油在供给压力下偏弱,操作上仍建议随用随购,不可大量囤货。
本周,连棕榈油期价走势明显强于豆油和菜油,呈横盘整理态势,周四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该国棕榈油出口量148.1万吨,比上月增长5.1%;棕榈油产量157万吨,比上月下降5.3%;月末棕榈油库存量165.7万吨,比上月下降10%。报告利多,带动连盘和马盘出现一日游行情,技术面看,下周连棕榈油止跌可能性较大,操作上建议平空,少量进多单,或进行多棕榈油空菜油套利。从月线级别看,棕榈油仍有下跌空间。本周,棕榈油现货价格继续下跌,但走势明显强于国内豆油和菜油。港口24 度棕榈油价格为5550-5700
元/吨,较上周下跌50元/吨。各地需求疲软,港口库存回升。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突破3亿吨,较高的大豆产量预示豆油仍将与棕榈油争夺出口市场。当前南美毛豆油 FOB 价格与马来西亚24 度棕榈油价格差处于两年来的低位水平,棕榈油处于价格劣势,不利于出口。二是监测显示,最近两周,我国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装运棕榈油数量明显增加,在连续4 个月棕榈油进口量低于50 万吨后,7 月份我国棕榈油进口量有望再次超过50 万吨,不利于国内棕榈油库存的消化和价格的上涨。利多因素有:一是联合国[微博]世界气象组织表示,8 月底前厄尔尼诺气候形成的几率为60%,10-11 月形成的几率为80%。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明年春季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为70%。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气候仍是支撑棕榈油价格的重要因素,但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被美国大豆预期增产所取代。二是进口棕榈油到港成本明显高于国内现货价格,对棕榈油现货价格继续形成支撑。三是棕榈油融资性进口量减少,最近几个月棕榈油进口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港口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也支撑了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
综上所述,下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将在当前价格上下小幅波动,操作上仍建议随用随购,逢低可少量囤货。
|
|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