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食用油新闻
文章搜索:  
食用油:需求不旺供给增加 内外油价以弱为主
2014-7-24
    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www.gdsyyzs.com)了解,受外盘影响,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继续走弱,见五年低点,但与上周相比跌势趋缓。国内植物油供大于求的格局不变,贸易商对后市悲观,市场购销清淡,从月线级别看仍有下跌空间。   本周,机构发布信息显示美豆苗情好于去年也好于五年平均水平,CBOT大豆期价重心较上周下移,但跌势趋缓,技术面看,下周CBOT价格有反弹,但从月线级别看仍未见真正的底部。本周,受CBOT大豆和豆油(6420, 28.00, 0.44%)大跌影响,连盘豆油期价继续向下,见五年低点,技术面看,下周连豆(4362, 1.00, 0.02%)油横盘震荡整理或小反弹,但从月线级别看,仍有下跌空间,操作上建议平空单后观望,或日内多单。本周,国内豆油现货继续下降,沿海一级豆油出厂价格6250-65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15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一级豆油价格6430-6500 元/吨,较上周下跌20-180元/吨。河南地区油厂一级豆油报价6430-6460元/吨,较上周下跌30-140元/吨。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国内供应充裕,需求持续不足,油厂库存不断增加,是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小包装油价格变化不大,但终端需求疲软,贸易商对小包装油未来价格存在降价预期,采购意愿较低,油厂散油和小包装油库存较大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善。二是截至7月13日,美国大豆苗情优良率为72%,比去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比5年均值高13个百分点。美豆丰产预期这一利空还未完全被市场消化,仍是后期打压价格的主因。三是宏观方面,美联储主席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讲使市场认为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上升,美元指数走高,不利于大宗商品价格。四是CBOT盘大豆净多单继续下降,已到净多单由正变为负的临界点。利多因素有:一是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的平均成本在4300元/吨,在不考虑套保的情况下,油厂压榨利润为负286元/吨,油厂已连续6个月压榨亏损。7月虽预期环比下降,但仍在高位,原料成本支撑下,油厂挺价心理较强。二是从技术面和资金面来来看,CBOT豆油已正在探底,向下空间已不大,CBOT盘豆油净空单减少,豆粕(3208, 33.00, 1.04%)净多单下降,说明资金持续在对“多豆粕空豆油”进行解锁,资金在向有利于豆油价格转变。三是国内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与进口成本倒挂比较严重,目前四级豆油价格比进口毛豆油到港成本低近800 元/吨。四是我国加快对新季美豆的采购步伐,CBOT盘在出口数据的利多下,有反弹可能。综上所述,国内豆油供需基本面偏空将长期存在,抑制豆油的中长期走势,但在内外盘急跌后有短期反弹需求,预计下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将止跌并小幅波动,现货操作上仍是随用随购,逢低可少量囤货并及时锁定利润,不可大量囤货。   本周,在连豆油的带动下,郑菜油期价宽幅区间震荡,价格重心继续下移,技术面看,下周仍短时反弹,但月线级别仍有下跌空间,可逢低平空逢高再开,也可继续持有空单。本周,国内菜油现货继续下跌,长江流域四级菜油出厂价格6450-6650元/吨。华南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6150-6200元/吨,比上周下降100-200元/吨。菜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现货供应充裕,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跌。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市场认为进入8月上旬,大型饲料企业采购的加菜粕(2414, 8.00, 0.33%)将消费殆尽,届时国产菜粕将有一波上涨行情,菜粕走强将不利菜油价格。二是今年中储直接将收购款付给农民,掌握代加工企业真实收购数量,进口菜油进入临储可能性较小,今年进口油菜籽(4830, -22.00, -0.45%)数量同比大幅增加,在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进口菜籽压榨企业为降低库存,避免胀缺罐,多采取低价走量的策略。三是本周加拿大新季油菜籽到我国完税成本4090元/吨,按当前四级菜油和菜粕现货价格测算,东南沿海油厂理论榨油收益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收益较上周缩小,但油厂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开工率并未下降,油厂库存压力较大。利多因素有:一是四菜和豆油价差缩小,目前华南地区四菜价格已低于当地一豆价格,加之国人对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认知,今年国内菜油消费增速明显高于豆油。二是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10 日,湖北、四川等 12 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 218 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 173 万吨。其中 7 月 5-10 日收购量为 20万吨,而之前 5 日收购量为 30 万吨,收购进度明显放缓,表明菜籽收购高峰或已经过去。三是当前国产菜油成本高达万元左右,较进口菜籽折油高 3500 元/吨,导致纯国产菜油退出散油贸易,主要流向临储和小包装市场。综上所述,国产菜油在政策利多下坚挺,进口菜籽折油在供给压力下偏弱,操作上仍建议随用随购,不可大量囤货。   本周,由于国际市场棕榈油(5644, 48.00, 0.86%)和豆油价格下跌,带动连棕榈油期价价格重心下移,但连棕榈油走势明显强于外盘,技术面看,下周连棕榈油仍将弱势盘整,操作上建议观望。从月线级别看,棕榈油仍有下跌空间。本周,棕榈油现货价格窄幅波动,走势明显强于国内豆油和菜油,也强于期盘。港口24 度棕榈油价格为5550-5700   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下游厂商对未来价格走向十分谨慎,采购数量较少。港口库存小幅回升,目前库存总量为113 万吨。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突破3亿吨,较高的大豆产量预示豆油仍将与棕榈油争夺出口市场。当前南美毛豆油   FOB 价格与马来西亚24 度棕榈油价格差处于两年来的低位水平,棕榈油处于价格劣势,不利于出口。印度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度棕榈油和棕榈仁油进口量为329 万吨,同比减少24%,毛豆油进口量为85 万吨,同比增加86%。印度植物油进口量的变化说明棕榈油出口面临的竞争正在加剧,豆油对棕榈油价格的影响程度加大。二是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棕榈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但库存增长幅度高于去年同期,说明今年上半年棕榈油消费基本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下降。三是7 月份上半月装运马来西亚棕榈油14.2   万吨,比上月增加7.5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1 万吨,在连续4 个月棕榈油进口量低于50 万吨后,7 月份我国棕榈油进口量有望再次超过50 万吨,不利于国内棕榈油库存的消化和价格的上涨。利多因素有:一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步伐较快,7 月份上半月累计出口量达到65.4   万吨,比上月同期增加6.7 万吨。二是因穆斯林斋月假期期间可能对毛棕榈油产量形成抑制,市场预计7 月末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很可能下降。综上所述,下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将在当前价格上下小幅波动,价格调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操作上仍建议随用随购,逢低可少量囤货。

更多行业动态|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行情|食用油期指|粮油发展行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图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及图片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会尽快删除。